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区域土地资源分类管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是实行土地分类管制的基础,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区域土地资源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配置。那么,区域土地资源分类管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一、区域土地利用分类管理的指导思想

区域土地资源分类管制应以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资源安全和有效供给、前瞻性及科学性为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中国21 世纪议程》白皮书指出:“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表现为以下主要特征: 

(1)保有一定数量,且结构合理,质量不断提高的各类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不断提高; 

(3)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4)降低土地利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5)土地资源的利用能够被社会接受,体现公平和效率。 

保障土地资源安全及有效供给,对于资源相对匮乏,人均土地占有量少的我国尤为重要。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保障的程度。土地资源安全及有效供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土地资源保障的充裕度。它反映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状态。二是土地资源保障的稳定性,即土地资源供给来源的多样性或多元性。三是土地资源保障的均衡性。即土地资源供给在地区、部门、人群之间的均衡。 

实施土地利用管理,应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一方面,要对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变化趋势、土地供求关系变化趋势等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判断;另一方面, 要注意根据土地利用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利用土地、管理土地。

二、区域土地利用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分类管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农用地(含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开发、利用(供给)、保护; 

(2)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供给)、保护;

(3)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供给)、保护; 

(4)对各类土地开发、利用(供给)、保护进行管理。

如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进行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监测、监督,采用地租地价、地税等经济杠杆对土地开发利用进行调控等。 

相关链接:什么是区域土地资源分类管制?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区域土地资源分类管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http://www.3jise.com/article/5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