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我国黄土地貌成因及地区分布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800多年前,北宋沈括对河南、陕西一带的黄土侵蚀地貌形态作了生动描述;历代在治理黄河下游河患方略的讨论中,已认识到黄土高原侵蚀产沙是其根源。

黄土地貌是发育在黄土地层中的独特地貌。黄土的特点是疏松,极易被水侵蚀,在缺水的地区比较容易保存一定的地貌特征。 

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厚度最大的分布区域,黄土厚度一般在50~200 m,最厚的地方达330 m,也是黄土地貌最典型的区域。 

黄土地貌的特点是沟壑纵横、地面破碎。因为黄土具有比较发育的垂直节理,即使少量的流水也很容易将其冲蚀成深沟。在黄土沟壑壁上,可以明显地看到流水冲蚀的痕迹。 

在黄土高原,随处可见深深的沟壑将原面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顶部平坦,面积较大的被称为黄土塬,如陕北洛川塬、甘肃会宁的白草塬等;当黄土塬面被切割出一道道深沟,塬面就变成了窄窄的黄土梁;当黄土梁再被横向切割得面积更小时,顶面就不能保持平坦,而是呈馒头状的了,这就是黄土峁。 

黄土虽然抗水蚀的性能差,但抗垂直压力的性能比较好,因此,在缺水的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利用黄土的这种性质在黄土中建造窑洞,不仅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起来还很舒适,冬暖夏凉。 

我国黄土覆盖范围不仅限于黄土高原,在甘肃、新疆、河北、 内蒙等地也有一定的分布,著名的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就是在黄土层上建造起来的。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我国黄土地貌成因及地区分布介绍:http://www.3jise.com/article/5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