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农垦区积极落实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加大农机装备更新力度,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械推广步伐,提高了现代农机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农机化得到平稳快速发展。
黑龙江农垦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强农惠农政策,全面实行"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农场结算,直补到卡"的自主购机工作方式,减少经销商在购机环节中的参与。
2016年上半年,垦区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置和更新各类农机设备约2.1万台件,其中,40马力以上拖拉机8000余台、免耕精量 播种机240余台、水稻插秧机7900余台、自动驾驶导航设备140余台,使垦区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6年,垦区围绕粮食生产,重点推广了大马力深松技术、免耕精量播种技术、四轮乘坐式水稻插秧机技术、大型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玉米秸秆处理等十几项农机新技术和新机械。围绕马 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进行了马铃薯大垄双行播种、马铃薯起高垄培土、马铃薯收获土薯分离等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
按照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的指示精神,2016年,黑龙江垦区各农(牧)场积极推广水稻振捣提浆机、水田多功能管理机、高性能田间移动式水稻(玉 米)低温烘干机、高精度马铃薯播种机、粮饲袋贮机等新型农机设备,不断填补部分关键作业环节空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 "三减"举措后,垦区积极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利用新型农机购置补贴推广侧深施肥装置1100余套,该设备安装在乘坐式插秧机上,能够实现水稻高速插秧 和施肥同步作业,将肥料埋入秧苗旁边,便于秧苗吸收养分,可有效减少施底肥和追肥作业的时间及作业量。相比常规作业模式,在产量相同的前提下,肥料使用量 可减少10%-30%,且初期秧苗发育稳定、分蘖速度快,在精准施肥的同时还可抑制水质污染。
为了更好地落实"三减"任务、推广"三减"机具,个别农 (牧)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对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实行累加补贴,提高了购机户购买的积极性。今年下半年,黑龙江垦区将补贴重点放在收获机具、烘干机具上,特别是一些防灾抗涝机具和装置,做到未雨绸缪、加强指导,确保颗粒归仓。
同时,今年垦区计划投入2.2亿余元用于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扩建、新建农机管理服务中心,新建设的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多数具备现代农机数字管理系统和指挥调度平台。
垦区将继续加强农用航空建设,随着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肇东机场的投入和使用,垦区航化作业能力进一步提升,航化作业对全省两大平原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加大。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黑龙江农垦区着力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http://www.3jise.com/article/53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