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作为旅游资源的功能早被人们所认识,我国的私人花园、皇家园林,现在的湿地公园、城市公园、旅游区、保护区及村、镇没有一块离得开湿地。可以这么说,没有湿地,成不了公园,没有湿地,形成不了旅游,中国人从来认为青山绿水才是自然,自然养育着人民,自然才是美。
(1)湿地是旅游资源的基础
湿地包括江、河、湖、海,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具有文化价值,即观赏价值,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休闲价值及文学价值。
在旅游业相对发达的今天,古迹、森林、草原、沙漠、地质等都可成为旅游的物质基础。古都西安,以其数量众多的地面古建筑和地下埋藏,吸引着无数游客;许多地质博物馆,以其古地层、自然雕塑(风蚀、沙蚀、水蚀)形成了许多地面和地下(溶洞)美妙的景观;游艇、游泳、潜水,配合着山江绿林,使人休闲而心旷神怡;安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再加上与环境相匹配的设施,提供着人们度假、休闲的空间。
湿地的自然美有时是难以想象,难以规划的。历史赋予许多湿地特有的价值,惊天动地的甲午战争、鸦片战争,带给了中华民族多少悲壮的记忆,中国人不忘威海、虎门,邓世昌、林则徐让中国人永远铭记。这些湿地、海口,是历史上侵略者打开我国大门,侵略我国的口岸,如今这里已是我们通向世界,互通有无的始发站。我们的长江赤壁,八百里洞庭,岳阳楼、滕王阁,有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的不朽诗篇。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也是闻名于世的湿地。
湿地生物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方面。在海边垂钓是趣事,欣赏淡水中鱼、虾等也很有乐趣。发展湿地旅游业必须把湿地生物保护放在首位。
(2)湿地旅游业规划
作为自然资源是无法规划的,但作为利用与发展的事业,就必须很好地设计和规划。不能因湿地适于旅游,不做规划,无序发展。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护,使湿地能可持续地发展和利用。有不少湿地利用项目,也重视设计和规划,但偏重于如何从游客身上赚到钱,忽视了湿地资源的保护这就十分遗憾了。
(3)强调保护,严于管理
湿地和其他资源一样,同样相当脆弱,必须严加管理,最为重要的是不破坏资源,不污染和破坏环境。破坏资源、损害生物(包括引进外来物种),将使湿地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失。
(4)控制旅游人数,防止过度开发
旅游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给当地人员就业、地方经济带来较大效益。一些优良的资源,受到了旅游游人数过多,利用率过频的问题。虽然每处湿地开始都对旅游人数及环境容量进行过测算,但真正执行起来,几乎无人问津。相反涨价、多处设卡、无证收钱时有出现,旅游业将成为难以管理的窗口。
无可否认,湿地具有较强的环境修复能力,即人们所说的“自净”能力。湿地对环境的自然修复,成本低、范围大,也比较彻底。在有限的要求下,利用湿地自身除污是一种很好的污染治理方式。但其中必须注意,有些污染,湿地可以自身修复,有些却是不可能的,有的还有可能在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损害其他生态成分,甚至人类。因此,要保护好湿地。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发展湿地旅游业应该怎么做?:http://www.3jise.com/article/5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