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是全国第26个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近年来,渭南、榆林等地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通过改造,大片黄河滩涂、塞北沙漠变成良田。
记者:“这里是韩城市龙门镇的一片黄河滩地,原本这里只长荒草不长庄稼,通过土壤改良,这里万亩荒地已经变为万亩水田。”
在这片“人造水田”里,来自黑龙江的水稻专家正在指导当地村民整地、插秧。
黑龙江齐齐哈尔兴塔有机水稻专业合作社水稻专家刘振永:“要在沙滩上铺上黄土,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把粮食种好,还要丰收,这个要比旱改水难度还增加10倍。”
黄河韩城至潼关段全长132公里,存在大面积的荒沙荒滩地,盐碱化严重。为做好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我省从去年开始在榆林、延安、渭北、沿黄河西岸及大西安地区实施了重大土地整治项目5大工程。其中,涵盖韩城、合阳、大荔、潼关等四黄河西岸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计划投入340亿元,5年内将62600公顷的荒滩变成水田。
陕西土地工程建设集团、陕西地建土地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军尚:“对沙地、土地进行了平整,用三四百台农用机械,平均每亩地外运土方200多方,今年首先实施完成了一万多亩。目前,这是陕西省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水田)。”
记者:“这里是榆林市榆阳区麻生圐圙村,距离市区60公里,两年前还是一片荒沙,经过土地整治,现在已经成为两千公顷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作为全省土地占补平衡项目,经过2年的改造,1930多公顷荒沙地成为高标准基本农田。由于土地集中连片、马铃薯品质上乘,美国百事集团和当地达成收购合作协议。
榆林市榆阳区马合镇麻生圐圙村支书韦立山:“新开的这片地,给我们农民带来了每人(每年)平均2500元的收入。流转土地后带动农民在这里打工,一年有百分之四五十的人在这里打工,年收入人均在一万元左右。”
近年来,榆林市累计实施447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近23300公顷。
榆林市国土资源局榆阳分局副局长赵恒:“我们的每个项目都在2000亩以上,基本上达到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给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于土地日小知识: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6月25全国土地日:陕西昔日荒滩大漠变良田:http://www.3jise.com/article/53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