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工业化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加之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对工业废弃地问题的认识、重视程度与治理措施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第一,中国目前尚未形成专门针对棕地再开发的法律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规中虽然有相关规定,但这些法规均未涉及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受污染土地的法律责任者、污染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等问题。
第二,国内目前还没有可以推介的、适用于全国棕地风险等级评估体系及污染清理标准。由于棕地危害具有长期性、滞后性、复杂性等特点,如何科学确定土地污染程度,中国还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这给土地污染程度的评估及优先治理地块的选择设置了障碍。
第三,法律经济责任认定不合理。目前,棕地治理虽然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但是由于中国土地污染的责任者主要是国有企业,这对棕地的责任认定带来了很大困难。
第四,棕地再开发的资金来源单一。长久以来,棕地的整治费用都是由政府“埋单”,久而久之,不仅棕地潜在的经济价值无法体现, 而且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棕地的整治与再开发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具体来说,在棕地再开发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把握。
1.明确政府职能
第一,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还应制定工业废弃地再开发实施过程中的法规与指导原则,包括地块功能及主要交通方式的定位,明确土地权属,土地转让、清理和准备费用,土地用途的限制与调节,开发区域内厂房建筑权属的处理,公共休闲空间与公众进入场地的便利性,原有建筑物的维护利用和新建建筑物的技术要求等。
第二,各级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指导工业废弃地的开发治理,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促进工业废弃开发治理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还采用多种手段,如减免相关税收,提供银行贷款与技术支持等,吸引更多的私人投资者参与工业废弃地的开发。
第三,针对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城市复兴项目,政府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①制定国家资金援助及土地税收减免政策,鼓励私人资金注入废弃地的改造;②营造政策实施的优良软环境,提供高效的法规咨询和项目审批服务; 制定专项工业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制定保护规划并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完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④基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采用不同的废弃地清理标准。
第四,为了推进工业废弃地的开发整治,政府还应采取灵活措施,根据清理后的土地用途而采用不同的清理标准。如把清理后的土地用作居住用地、商业用地、野生保护区、高尔夫球场、公园、展览馆等,就要求采用不同的清理标准。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针对不同土地用途的清理标准,以有效地降低废弃地清理费用。此外,为了监督清理活动是否达到污染清理标准,避免有些开发商投机取巧,建议政府允许环境咨询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士在工业废弃地开发整治过程中进行监督。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针对棕地重建的专门性政策或法规,对工业废弃地缺乏有效的政府管理,也没有针对工业废弃地的专门法律法规。仅在《土地管理法》第35条中作了一个极其原则性的规定,即“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维护排灌工程设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土地荒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污染土地”。《土地复垦的规定》要求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 压占等活动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但是显然,棕地的范围远大于此,而且棕地的重建任务还要求恢复周边经济、社会的发展。另外,目前的土壤质量环境标准过分强调统一,并不能满足中国土壤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标准等规章制度,对棕地重建行为进行规范。
3.创新融资政策
政府直接投入或设立各种基金鼓励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实施,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措施之一。各级政府应通过设立各种基金吸引开发商对工业废弃地的开发,比如为抵消投资成本,政府可制定规定,开发棕地者可以申请“社区地块开发基金”,用于开发规划棕地、土地获取、环境评价、场地清理、建筑物的拆除改建、污染治理等。制定“土地基金”政策,政府还专门设立基金,用于收购关、停、并、转企业闲置下来的土地,并建立专门机构,对土地进行评估处理,使其重新得到利用。
此外,棕地重建工作还需要税收、补贴、贷款、担保和市场许可等多种手段,建立对私人行为的激励模式。中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或提供服务,为棕地资源建立市场交易平台,或促进资源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例如排污权交易、土地产权交易等。
4.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
棕地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诸多部门,需要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同时,也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加强科学研究;还应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各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专门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
另外,宣传教育对棕地治理、再开发也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它可以提高人们对棕地的危害及其开发所带来的综合效益的认识。通过多种媒介开展宣传, 提高全民自觉性,也是搞好棕地再开发的重要的环节之一。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关于中国棕地政策应该了解哪些?:http://www.3jise.com/article/5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