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分析资源市场配置理论有哪些要点?

资源稀缺性这个客观事实导致了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对永恒的矛盾。矛盾的存在逼迫人类在各种可相互替代的使用资 第源的方式中进行择优,即优化配置资源。

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在所有的资源配置方式中,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的,尤其是完全竞争性市场最能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亚当·斯密( Adam Smith)指出:在经济自由条件下,受人的利欲牵引,经济系统自然存在一种自由调节机制,引导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奉行完全竞争理论确实给西方世界带来了相当长时期的繁荣,但1929年发生的大萧条敲响了新古典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破产的丧钟。

J.M.凯恩斯(J.M.Keynes)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对新古典的完全竞争模型的一系列不切实际的理论前提提出了批评:

①完全竞争模型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机械性;

②完全竞争模型只是一个远离现实的抽象虚构理论模型;

③完全竞争模型下帕累托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不具有现实存在性。

J.M.凯恩斯认为:市场参数不完全具有弹性,市场的自发作用并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状态,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以使资源有效配置。凯恩斯理论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市场配置资源理论的一次重大修改或革命。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R.H.科斯(R.H_ Coase)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诞生。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依然是市场机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成本为基本分析工具,把市场视为制度的集合,把制度变量引入新古典的理论分析框架。新制度经济学修正了新古典“经济人”行为假设,放弃了“市场完全性”的基本假设,并以此为逻辑分析的起点,推导出:市场制度的运转并非“自由商品”,同样也是要付出成本的,即市场“交易费用”为正,从而完全推翻了古典经济学暗含的理论基石之一“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新制度经济学运用交易成本理论重构了资源配置理论,完成了对新古典经济学市场配置资源理论的又一次拓展或修正。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分析资源市场配置理论有哪些要点?:http://www.3jise.com/article/5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