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正式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融合的概念,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2016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本文重点关注各省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重要政策及主要做法,仅供参考。
一、安徽:打造“甲级队”和“联合体”促农村一二三产融合
2016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全省实现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1.25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家以上;家庭农场达到1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8万个,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3000个。
在培育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创新产业融合方式方面,将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流通,积极打造龙头企业“甲级队”;强化农村家庭经营的基础作用,到2020年,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依托新型城镇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新兴业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在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将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鼓励发展股份合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根据《意见》,安徽省将通过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融合的服务体系;把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2016年4月,安徽省财政厅、省循环经济研究院举办“三产融合”座谈会,与企业代表共话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讨如何提高财政对三产融合奖补资金的使用效果。会议指出,要多种办法走融合之路,如农业示范园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经济协会等,建议财力引导三产融合培训、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标准研究制定等。会议表示,财力支持将建立公平透明的奖补体系,考量因素如亩均产值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安徽日报、中国安徽在线)
二、湖南: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5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引导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返乡创业。鼓励返乡人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油茶产业、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创业空间。《湖南省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提出“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即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特色产业,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促进创业将返乡创业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开发一批农林特色产品、加工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产业项目,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2016年4月,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2016年省预算内基建投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将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元,支持15-20个重点项目,以资金补助的方式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予以支持。
实施目标为通过示范项目带动,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服务、加工、销售“四位一体”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相关产业联动集聚、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适度规模经营、农产品产加销等相关服务业的有机整合。支持的重点方向:一是主要经济作物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辅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优质品良改种的育苗、育种引进。二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中小型设备购置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仓储烘干、加工能力等设施建设。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综合性服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红网)
三、重庆:研究制定两项激励引导政策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
2016年4月,重庆市财政局出台财政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方案,就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出激励性政策安排:一是建立1亿元风险保证金,作为撬动社会金融资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试点项目的融资风险保证;二是选出30个左右融合到位、成效明显的乡镇,每个乡镇奖励100万元—200万元。该安排旨在进一步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将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重庆市将在五大功能区农村产业发展较有代表性、涉农金融服务基础较好的区县,选择100个左右的乡镇,从7个方面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7个方面分别是:基点在农业,关键在农业产业化,重点在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主体在新型经营体系,关键在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抓手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核心在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其中,将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同步制订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产品目录。(重庆市财政局、中国财经报、央广网)
四、黑龙江:推进农村与一二三产业融合 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2016年4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全省将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黑龙江日报)
在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方面,将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建设完善1000个“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
在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方面,将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在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将创新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在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方面,将通过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服务,优化农村创业孵化平台。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农村普惠金融。落实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发展壮大黑龙江省期货机构。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实施全省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各省如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http://www.3jise.com/article/5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