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关于水土流失型退化草地的治理措施

草地退化,在不合理利用下,草原生态系统逆行演替、生产力下降的过程称草地退化,也称草原退化。主要表现是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产量和质量下降,土壤生境恶化,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衰退。长时间、大范围的草地退化,引起的不仅仅是草地本身生产力的下降,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

(一)政策措施

1.提高人口素质,增强法制意识

草地资源是大自然的主体部分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普及法治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使人们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切实感受到实施水土保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土地法》、《水利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 充分认识草地的重要生态地位,改变以往忽视草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生态功能的错误认识,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逐步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2.严格以草定畜,控制裁畜量

超载过牧是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牧民只知增加牲畜头数,不知养护建设草场,加剧了草与畜之间的矛盾,对草场的无限制掠夺利用已远远超过了其再生能力,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因此,有多少草,养多少畜,严格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无疑是草地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牲畜超载部分要限期出栏,加快周转,提高出栏率,减轻草场承载负荷;加强抗灾保畜基地建设,彻底改变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缓解草畜矛盾,切实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二)工程措施

1.实施草地综合生态治理工程

科学论证、因地制宜立项并尽早实施草地综合治理的生态建设工程,如草地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水源涵养草地工程、退化草场治理工程、沙化草场治理工程、草地鼠虫害控制工程、草地围栏封育工程等,以不断加大对草地生态的治理力度,从根本上遏制住草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并逐步恢复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建立草地自然保护区

草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草地生态系统的极端重要性及脆弱性。这些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因此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是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已“三化”的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因此,要以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为基础,以草地生态建设促保护,坚持草地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的指导思想,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对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草地类型,实行划区保护。同时在保护的前提下,大力提倡自然景观特色旅游,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3.建立草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和数据库

为草地生态保护、草地生态建设以及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动态的翔实数据, 促进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科学决策。

坚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走草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建设草地生态农业为根本宗旨,切实加强草地保护、防止植被退化;以建设优质高产的人工、半人工草地为重点,科技兴草;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应用高效畜牧养殖技术,科技兴牧,促进草地畜牧业经营向集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由数量型畜牧业向效益型畜牧业转变,促进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和推动草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建立草地生态系统演替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关于水土流失型退化草地的治理措施:http://www.3jise.com/article/5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