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微生物除草剂克草霉防治杂草的效果

(一)克草霉的生物学特性

微生物除草剂克草霉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从自然感病稗草上分离得到的一种杂草病原真菌,其学名是禾长蠕孢稗草专化型(Hel- minthosporium gramineum Rabenh f.sp. echinochloae,HGE). 

克草霉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紧密,呈黑色、黑褐色,气生菌丝少;孢子棕黄色至褐色,呈圆柱状或椭圆形,两端钝圆,大小17. 0~21.3微米×62.5~102.5微米,孢子有隔,一般为2~8个隔。孢子可两端萌发产生菌丝,菌丝宽度为7.5~8.8微米。克草霉分生孢子在PDA培养基上,27℃~28℃黑暗培养条件下,2小时后即从孢子两端萌发,6小时左右菌丝开始分支,8小时后菌落表面可见白色菌丝,55小时后培养基底部变黑,66小时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菌落表面颜色变深,呈浅蓝灰色,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落颜色变成黑褐色至黑色。 

克草霉在PDA培养基上适宜的生长产孢条件为温度25℃~ 28℃,pH值6~7,黑暗,并且通气条件良好。 

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克草霉侵染稗草的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侵染初期、侵入期、再侵染期及发病期。

①侵染初期:在接种后4 小时,禾长蠕孢一端开始萌发,产生萌发管;6小时后孢子两端均萌发,产生新的孢子,产生侵染垫。

②侵入期:8小时后完成初侵染,从稗草细胞间隙及细胞中央直接侵入,侵染垫周围产生某种特定的物质(降解细胞壁的酶类)。

③再侵染期:20小时后菌丝穿过细胞壁在细胞间扩展,菌丝从细胞内伸出,产生絮状物,形成新的侵染垫,再次侵染,大部分产生初侵染的孢子已经溶解,24小时后已经产生多次侵染循环,从细胞间隙、细胞中央及气孔侵染。

④发病期:30小时后细胞破坏严重,可见大量被撕裂的细胞膜,叶脉部位也发生侵染;34小时后从横切面可见菌丝主要沿叶脉方向延伸,细胞发生纤维化;稗草接种后36小时可见轻微发病症状。 

(二)克草霉孢子粉剂防治稻田稗草技术

克草霉是一种可以引起稗草幼苗发病并致死而不侵害水稻等作物的植物病原真菌,经过人工培养所生产的菌剂。在适宜的施用条件下,菌剂的孢子可以萌发和侵染稗草,引起稗草发病死亡, 收到生物防除的效果。由于克草霉的应用专一性强,防效高,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药害,对人、畜安全,因此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杂草生防技术。 

克草霉孢子粉剂外观为灰色疏松粉末。每克菌剂一般含有孢子数约0.3亿个左右,孢子萌发率在70%以上。 

克草霉孢子粉剂的具体应用方法是:称取适量的菌剂放入桶里,每667米z用400~800克,加水40升,浸泡15—30分钟,用木棒搅拌均匀后喷雾。药液要均匀地喷雾到稗草茎叶上。 

(三)稗草防控效果

采用合格产品,一般在水稻移栽后7~10天,即稗草1.5~2 叶期进行茎叶喷雾施药。施药处理24小时后灌水层3~5厘米, 保持水层1周左右。后期进行常规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管理。一 般施药3天后稗草就开始发病变黄,并逐渐死亡。稗草株密度防效达到85%以上,鲜重防效高于90%。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微生物除草剂克草霉防治杂草的效果:http://www.3jise.com/article/5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