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地价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地产市场的发育起了不小的作用,但相距其要达到的目的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完善地价政策?
一、土地价格要充分体现土地价值政策
地价政策首先要强调体现土地的价值,由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若价格不能体现或严重背离土地价值,土地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而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十分严重。据首都经贸大学洪亚敏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近几年土地市场的出让价格是正常市场价格的50%左右,也就是说,一级市场的土地成交价格只体现了实际土地价值的50%左右。
由于土地价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就使得土地的投资存在着一般银行利率调整无法左右的巨大暴利空间,也是造成我国土地利用不合理的根源之一。而土地价值的充分实现,只有通过土地市场竞争制度的完善,以及交易公平性的保障,才能得以实现。
二、土地价格引导土地供应与需求政策
通过土地价格政策的完善,还可以有效引导土地的供应与需求。通过市场监测,可以掌握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程度,因应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 进行对土地供应和需求的引导。
根据国际惯例,当土地的市场价格超过其真实价值或理论价值的5%时,就会出现泡沫,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就是市场价格与真实价值的背离过大导致的。
所以根据国土资源部系统的地价监测系统准确迅速掌握土地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十分重要,当确定了土地价格与土地价值的背离程度之后,需要迅速决定相关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以避免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当价格虚高时,则表明需求过旺,一方面要增加土地供应以降低价格,另一方面还要抑制不合理的需求和推迟合理的消费需求来缓解需求压力。
当价格低迷时,土地价值不能实现,则应减少土地供应帮助价格回升到合理空间,并通过有利于土地转让和土地持有的刺激方式扩大需求。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完善地价政策:土地价格体现土地价值政策并引导土地供应与需求政策:http://www.3jise.com/article/5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