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关于叶蝉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应该注意哪些?

叶蝉类属同翅目,叶蝉科。为害草地的叶蝉主要有:大青叶蝉、二点叶蝉、四点叶蝉、六点叶蝉、黑尾叶蝉、小绿叶蝉、白翅叶蝉等。大青叶蝉除西藏尚未记载外,其他省、自治区较普遍,其中以西北和华北发生较多。主要取食禾本科牧草,还可为害豆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果树及林木等。二点叶蝉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古、宁夏及南方各省、自治区,为害小麦、水稻、禾本科牧草及棉花、大豆等。

黑尾叶蝉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南方各省发生较多,除为害结缕草等禾草和其他牧草外,还可为害麦类、水稻、稗草等。各种叶蝉均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叶背及茎秆上刺吸汁液,使寄主生长发育不良,叶片受害后褪绿、变黄、变褐,有的出现畸形蜷缩甚至全叶枯死。此外,叶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

1.形态特征

(1)大青叶蝉成虫体长7—10mm,青绿色。头部颜面淡褐色,颊区在近唇基缝处有1个黑斑,触角窝上方有1块黑斑。复眼黑褐色、有光泽,两单眼间有2个多边形黑斑点。前胸背板前缘黄色,其余为深绿色。前翅蓝绿色,末端灰白色,半透明;后翅及腹部背面烟熏色,腹部两侧、腹面及胸足均为橙黄色。

(2)二点叶蝉 成虫体长3. 5~4mm,淡黄绿色略带灰色。 头顶有明显小黑圆点2个,其前方有两对显著的黑横纹,复眼内侧各有1个较短的黑色纵纹。 单眼橙黄色,位于复眼与黑纹之前。前胸背板淡黄色,小盾片鲜黄绿色,基部有2个黑斑,中央有一细刻痕。足淡黄色,后足胫节及各足跗节均具有小黑点。腹部背面黑色,腹面中央及雌性产卵管黑色。卵长约0. 6mm,长椭圆形。若虫初孵时灰黄色,成长后头部后头顶有2个明显的黑褐色小点。

2.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利用叶蝉的趋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或用普通灯火诱杀。

(2)化学防治 在若虫盛发期及为害严重时,可进行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40%乐果乳剂1 000倍液、 20%叶蝉散乳油或so%稻丰散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 000倍液。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关于叶蝉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应该注意哪些?:http://www.3jise.com/article/5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