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青海省湟中已建立扶贫产业基地201个

 

2016年青海湟中县计划发展产业脱贫1591户、5763人,以发展种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及民族工艺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为主。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扶贫产业基地201个,已辐射带动产业脱贫目标中农户1105户。随着一项项扶贫产业基地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快湟中县脱贫攻坚步伐。

据悉,2016年湟中县进一步突出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先地位,以确保2016年33个贫困村退出、脱贫2748户、9160人提前两年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的目标。因此,该县因地制宜通过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将贫困户纳入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实施“一户一法”“一村一策”,以贫困户脱贫为核心,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让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蔬菜产业的规模化水平,通过蔬菜基地的建设让贫困农民参与蔬菜生产、流通、贩运等环节,让农民就近就地打工增收致富,计划在李家山等乡镇种植蔬菜;大力种植优质饲草、中藏药材等,发展牛羊养殖繁育,在田家寨、李家山等乡镇种植中药材和饲草,在上五庄等乡镇发展牛羊养殖繁育产业,采取“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一部分人脱贫;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引进有实力的经济实体,承租农家、土地,以集团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为群众提供更多稳定的就业岗位。借助塔尔寺大景区,通过手工艺品制作、特色文化旅游服务增加收入。

附:湟中县简介

湟中县是青海省西宁市下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县城鲁沙尔镇距西宁市25公里,县境西、南、北三面环围西宁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6°13′32″~37°03′19″东经101°09′32″~101°54′50″,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湟中县为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属青藏高原凉温半干旱地区,境内三面环山,祁连山余脉娘娘山雄踞西北,拉脊山脉绵亘西南。境内沟谷错纵、山川相间,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南、西、北高而东南略低,海拔2225—4488米。湟中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1℃,年平均降水量509.8毫米,年蒸发量900—1000毫米,平均无霜期170天,日照时数2453小时。

截至2011年,湟中县林区内分布有云杉、桦树、落叶松、青杨、沙棘、柠条、金露梅、银露梅等140多种植物资源(其中有党参、大黄、冬虫夏草、柴胡、红景天等20多种药用植物)和白唇鹿、马鹿、马麝、猞猁、赤狐、兰马鸡、雪鸡、荒漠猫等2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截至2010年,湟中县总人口437835人,占西宁市总人口19.82%。城镇人口73792人,乡村人口364043人,城镇化率16.85%。湟中县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

>>如有湟中县农村产权问题,请咨询湟中县农村产权交易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青海省湟中已建立扶贫产业基地201个:http://www.3jise.com/article/5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