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康平下起暴雨,但这场雨对农民而言却是“迟来的爱”。由于前段时间的干旱,路边有些玉米才长到三四十厘米,肯定影响收成。车行至东升满族蒙古族乡东升村时,成片的谷子随风起伏,玉米长势良好。“前些天,我们雇了30个人冒着大太阳拉水浇地,看来大家的辛苦没白费。”望着雨中绿油油的玉米,东升村村委会主任、龙旭合作联社监事长盛国飞感到非常欣慰。
来到村委会小院,院子里停放着七八台农机,有大型拖拉机、深翻设备、小型打药机、拉水罐车,这些都是龙旭合作联社今年新置办的农机,总共花了六七十万元。
据介绍,东升村现有土地604公顷,共580户居民,下辖8个居民组。去年秋收之后,东升村党支部书记赵龙以个人名义倡导村干部和村民自愿入股,整合了村里的5个种植合作社和1个农机合作社,注册成立了康平县龙旭种植专业合作联社。
刚看见记者,社员吴海清就唠起了土地流转的好处:“我们家有1公顷多土地,全部包给了龙旭合作联社,不论收成如何,合作联社都会按市场价给钱。如果收成好,合作联社还会拿出60%的纯利进行分红。如果去合作联社打工,一天还能挣60元工钱。”龙旭合作联社采用“保底收入+利润分成”的新模式,调动了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对不同意流转的,村里对农民的土地进行置换,使合作联社的土地连成一片,便于管理和机械化耕作。目前,合作联社已发展社员219户,成功流转土地203公顷。
龙旭合作联社成立后,根据当地土质和气候特点,大幅度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谷子86公顷、花生33.3公顷、地瓜13.3公顷,剩余土地种植青贮玉米。相对于一家一户的“单兵作战”,不论是购买化肥、种子,还是租用无人机打药,合作联社的成本都大幅下降。
正采访时,好消息传来,合作联社投资建设谷子加工厂的事已敲定,马上就要开工。从种植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在东升村逐步形成。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流转的好处:东升村农民 搭上“致富快车”:http://www.3jise.com/article/57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