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确实地、赋真权、准登记、颁铁证给农民一颗“定心丸

江西省泰和县开展整乡试点的上圯、南溪两个乡,围绕“确实地、赋真权、准登记、颁铁证”的目标要求,按照“大稳定、换新证”的工作原则,敢闯敢试,善作善成。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工作未动,思想先行,纠正认识偏差一点都不能大意

  第一,对乡镇干部,将确权的意义讲足。上圯、南溪两个乡坚持“思想不通不启动,认识不足不上岗”的工作原则,采取“外出学”、“实地看”、“集中训”的办法综合施策。南溪乡组织乡镇干部和村组业务骨干多次赴外地考察学习,让干部亲身感受土地确权给农业、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上圯乡把乡干部组成七个调研组,深入全乡68个村小组,实地查看2006年颁证存在的承包面积不准、空间位置不清、四至界址不明以及权益归属不清晰的问题,让干部深刻认识此次确权登记颁证的必要性;两个乡镇还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给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并“以考促训、以赛带学”,在全乡上下凝聚了土地确权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事关深化“三农”领域改革进程的共识。

  第二,对村组干部,将事前的告诫讲细。针对村组干部“面对矛盾怕干事、没有利益不干事、借机投机乱干事”的三种消极思想,两个乡在开展集中谈话告诫、派出镇干部强化驻点督导的同时,积极借助老党员、老干部、德高望重村民等力量,在每个村民小组,上圯乡成立了确权理事会,南溪乡成立了确权问题协调小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繁重工作分解到社会力量,将监督过程贯穿到工作始终。

  第三,对普通群众,将漠视的危害讲清。针对个别群众对确权工作“没必要、无所谓、不公平”的认识误区,两个乡镇在宣传发动工作中坚决做到“六个一”,即每个村开设一个宣传长廊、一个工作情况“公示栏”,每个村民小组发放一本《政策解读》、一本工作手册,每户农民印发一封公开信,每个在外人员发送一条告知短信,为确权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上圯乡还将确权登记工作主动延伸,在率先完成工作任务的村组,及时跟进开展土地流转意向调查,引导农民将确权土地流转给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这一举措,让土地要素得到充分激活,让确权登记效益得到充分显现,对全镇工作的整体推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成败定于细节时——因地制宜,认真细致,严守规定程序一步都不能走样

  第一,确保群众参与一个都不能少的“四签”法。一是政策送达签收。在确定方案、宣传动员、信息采集、张榜公示等各个环节,都明确专人进村入户将相关资料送达每家每户,并要求农户签收,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会议会商签到。在乡、村、组三级均配备了工作记录本,每次召开会议、民主会商、作出决议都详细记录在案,要求参加人员逐一签名,确保了工作全程有据可查、有迹可循。三是委托协议签名。针对户主外出现象,由乡镇制定委托书样本,由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共同签字生效后,交由村委会统一保管;确因特殊原因不能签字的,在第三方见证下进行电话委托,电话录音由受委托方和见证方共同保存,确保了委托责任真实、有效。四是纠纷调处签字。涉及土地确权的每起矛盾纠纷,一起纠纷建立一个卷宗,每个卷宗包括纠纷户调解申请、纠纷基本情况、调处记录、当事双方协议书等台账,确保了纠纷逐案化解,不留后患。

  第二,确保调查摸底一宗都不能错的“三实”法。一是掌握实据。逐户收集2006年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证书,逐地块对照乡镇农经站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表等资料,摸清每个村组地块、面积、空间位置、地类、权属等情况。二是摸清实情。逐户调查村民之间互换、自愿放弃、私下流转等情况,清查每一宗土地承包关系和用地性质发生的变化,做到了然于胸。三是深入实地。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地块现状,现场指界。上圯、南溪两个乡不厌其烦、务求于实的工作方法,确保了调查摸底的全覆盖、零差错,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确保惠民便民一丝距离都不能有的“两贴近”法。一是政策宣传贴近生活。上圯乡将实际中存在、群众反映比较多的33个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归纳为《确权登记若干问题解答》,用群众的话说群众的事,既方便了工作人员掌握记忆,又方便了普通群众“对号入座”。同时,精选一名熟悉政策,法律专业毕业的乡镇干部作为政策解读权威“发言人”,随时解读村组干部疑问,接受广大群众咨询,确保了确权工作一个声音发声、一个标准执行、一盘棋推进。二是日常服务贴近群众。为解决偏远山村资料采集难的问题,上圯乡每个村均购置了复印机,村干部带着复印机到村小组办公,免费为每家每户村民复印户口本、身份证、土地变更协议等资料;为解决外出务工人员资料传送问题,两个乡变“自下而上上报”为“自上而下分发”,专门指定镇干部免费接收群众传真和电子资料,接收后打印分发到各行政村和村小组,在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赢得了群众纷纷“点赞”。

  三、群众问题群众解决——尊重现实,尊重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一起都不能回避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不可避免遇到各种矛盾纠纷。两个乡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面对 “疑难杂症”,本着尊重事实、尊重民意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和创造力,冷静应对,积极化解,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其做法,一是公开政策,以最近承包事实为依据。二是公正指界,以村民相互协商为办法。三是公平调处,以群众双方协议为准绳。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确实地、赋真权、准登记、颁铁证给农民一颗“定心丸:http://www.3jise.com/article/5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