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游对目的地政治的影响
草原旅游目的地的民族社区开发旅游业,打破该社区原有的封闭格局,当地居民对自己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结构和制度有了另外的参照系。特别是在与发达国家政治体制的比较中,当地居民发现了本地政治结构的差异,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政治要求,导致目的地政治结构的变化。
波兰社会学家克里斯托夫·普尔兹克拉夫斯基,根据西班牙和葡萄牙社会在旅游影响下发生的政治变化指出,旅游是政治民主化的一个因素。在加那利群岛,一个新的旅游实业家的出现向当地政要的权力提出了挑战。因此,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如何正确引导居民的参政意识,培养居民的参政能力,妥善处理民族自治权和非自治权、区域性与全局性的关系理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
草原旅游对目的地婚姻家庭结构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将导致目的地社区的婚姻家庭结构发生以下变化:一是社区的婚姻类型可以由此趋向多样化,居民的择偶范围可能扩大到包括游客在内的群体;二是妇女就业使妇女在家庭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经济上的支配权,家庭关系趋于平等,但也可能由于妻子的经济社会地位与仍在家务农或从事其他传统产业的丈夫的经济社会地位发生差异,引发双方矛盾,导致家庭不和乃至分裂。
广西一些山区旅游点对当地农民家庭关系的调查中就发生过此类现象。不过从刘振礼先生及其学生对野云坡风景区的跟踪调查结果来看,旅游对当地婚姻结构的影响不大,只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更注重婚姻的感情因素,且对性生活的态度也更严肃。
旅游对目的地婚姻家庭结构的影响受到目的地传统习俗、婚姻伦理观念的制约,在不同目的地文化背景下,其对不同目的地婚姻家庭结构影响的深浅程度也肯定会有所不同。因此,发展旅游业将会对西部地区的婚姻家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需进行进一步的实地调查。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草原旅游对目的地的政治与婚姻家庭结构有什么特别的影响?:http://www.3jise.com/article/58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