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关于合理开发草原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哪些?

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和建设,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事业,发展综合性或兼容性的保护区(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森林公园和风景旅游区),能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展示了生态系统的原貌各种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现在世界上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地带的景观,正在遭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

森林无限制地采伐,草原的开垦,过度放牧,热带森林的农业开发以及城市不断扩大和工程的建设等,使得许多地区的生态平衡失调,有些地区的自然面貌已难以辨认。建立自然保护区正是能显示和反映出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面目的方法。在遗留下来的原始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关系,这是生物进化发展的动力。

人类在自然界从事各项社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好各类典型而有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必须认识和遵循这些规律,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创建适宜的条件。目前有些地区为了研究它们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特点,以便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措施,已不得不借助于古代的文献记载、考古材料、自然界残留的某些特征(诸如孑遗生物种类、土壤剖面、地貌类型等)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来推测已不复存在的自然界的原始面貌。

由此可见,在各种自然地带保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段,都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它为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准则,同时也对探讨某些自然地域生态系统今后的合理发展方向,指出了一条途径,以便人类能够按照需要而定向地控制其演化方向,因此它需要人们极其珍视。

(2)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自然界的野生物种是宝贵的种质资源,而自然保护区正是各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人类在发展、改造和利用自然财富的实践中,要不断地提高生物品种的产量和质量,选育优良品种,就必须从自然界中找到它们野外的原生种或近亲种,自然保护区能为保存野生物种和它们的遗传基因提供有效的保证。现今世界上物种的确切数量究竟是多少,还不十分清楚,尽管生物分类学家们在研究物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迄今对生物种类还缺乏一整套系统、可靠的资料。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的农业育种工作就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已被驯化或栽培的动植物种。现在育种家们发现对现有品种进行改良和提高,难度愈来愈大,因此除了对现有少数的物种进行育种改良外,必须挖掘新的物种来源,从而又开始转向到大自然丰富的宝库中,寻找野生的物种资源。

自然保护区为人类保存了这些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现在许多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及完整的生态系统就是在自然保护区中相继被发现的。目前,世界上许多物种,由于环境的变化或人为的干扰,过去曾经一度广泛分布,现在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它们只残留于自然保护区中。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将有助于这些生物的保护及繁衍。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保护区无疑是物种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天然贮存库。

(3)自然保护区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漫长历史过程。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类要持续地利用资源,就必须尊重自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为进行各种生态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为设立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是开展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可用来研究自然生产潜力、自然生态平衡、最优生态结构、生态环境间的制约规律、环境因子改变的后果、自然演替、引种、人类活动的干扰与生物群落的自然恢复能力、环境本底监测等问题,为种群和物种的演变与发展、环境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自然保护区的长期性和天然性等特点,为进行一些连续的、系统的观测和研究,准确地掌握天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及其活动规律,对自然环境长期演变的监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及驯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4)自然保护区是进行公众教育的天然博物馆 自然保护区是向广大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及组织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利用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中心内设置的标本、模型、图片和录像等,向人们普及生物学、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是进行公众教育的有效方法。除少数为进行科研而设置的绝对保护区外,一般保护区都可以接纳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和旅游者到保护区进行参观游览,通过在保护区内精心设计的游览路线和视听工具,利用自然保护区这个天然的大课堂,能够增加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保护区内通常都设有小型的展览馆,通过模型、图片、录音、录像等,宣传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的知识。因此,自然保护区又称为活的自然博物馆。

(5)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胜地,可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  某些自然保护区可为旅游提供一定的场所。由于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和珍贵而稀有的动植物或地质剖面,以及丰富的物种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可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有些以保护天然风景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更是旅游者向往之地。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可划出特定旅游区域,供人们参观游览,同时对从事音乐、美术等文学工作者来说,自然保护区常常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场地和艺术灵感的触发源泉。在不破坏自然保护区并进行严格管理的条件下,可以划出一定区域,有限制地开展旅游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欣赏美丽自然景观的需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自然保护区在这方面的潜在价值,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6)自然保护区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还能改善本地和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提高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质量,促进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逐步迈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免自然灾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河流上游、公路两侧及陡坡上划出的水源涵养林,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特殊类型,能直接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当然,要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仅靠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是远远不够的,但它却是自然保护的一个重要措施。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不只局限于保护区所在地,而是全国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由于建立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区,中国的大熊猫、金丝猴、坡鹿、扬子鳄等一些珍贵野生动物已得到初步保护,有些种群并得以逐步发展。例如安徽的扬子鳄保护区,繁殖研究中心在研究扬子鳄的野外习性、人工饲养和人工孵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使人工繁殖扬子鳄几年内发展到1 600 多条。

又如曾经从故乡流失的珍奇动物麋鹿已重返故土,因此在江苏大丰县和北京南苑等地建立了保护区,以便得到驯养和繁殖, 现在大丰县麋鹿保护区拥有的糜鹿群体居世界第三位。此外,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林中,还发现了原始的喜树林,一些珍稀树种和植物在不同的自然保护区中已得到繁殖和推广。正因为保护区有如此多而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其合理开发才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2.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高原寒带等多个气候带。草原从东南沿海年降水量2 000mm的热带向西,一直分布到年降水50毫米以下的温带和高原寒带荒漠。如此复杂的草原自然环境,使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类型、最丰富的牧草种质资源和诸多草原野生动物资源,还拥有一批中国特有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目前,这些具有珍贵意义的珍稀动植物种类和草地景观,正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受到干扰而逐渐减少,需要加强保护。因此,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同样也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

第一,可以保护珍贵稀有的物种资源,维持遗传的多样性;

第二,可以保护原始的自然景观和各种生境类型,为教学科研提供“天然本底”;

第三,可以保证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多途径利用,把利用和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探索草地保护利用的途径,为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和旅游提供基地;

第四,可以对草地动态变化与环境变化进行长期检测。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关于合理开发草原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哪些?:http://www.3jise.com/article/58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