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地流转?简单的说,就是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主要经过6个程序:
1、承租方与农户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协商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期限和具体条件。
2、农户向村提出流转要求,经村委会备案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农经站)。
3、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农经站)在对承租人的实力和资信情况进行审查的基础上,指导流转双方按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流转合同,使用统一格式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如发现流转双方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约定,要及时予以纠正。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流转土地的四至、坐落、面积、质量等级;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转方式;流转土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流转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违约责任。流转合同一式四份,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发包方和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农经站)各执一份。
5、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农经站)应及时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登记,并将有关合同及文本资料进行归档保管。
6、对流转面积在200亩以上的要报县农业主管部门备案。
土地流转五大模式:
1
土地流转五大模式之土地互换
互换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的需要,对各自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的简单交换,是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30年前,中国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分到了土地。但由于土地肥瘦不一,大块的土地被分割成条条块块。划分土地时留下的种种弊病,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如何让土地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于是互换这种最为原始的交易方式,进入农民视野。
土地互换的目的是形成单一品种的规模化种植,是适度规模农业的基础要素。
2
土地流转五大模式之土地出租
在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引导下,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企业法人等承租方。
出租的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由双方自行约定,承租方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出租方按年度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租金。其中,有大户承租型、公司租赁型、反租倒包型等。关键如何保证其合法性。让双方心里都踏实。
短期的土地出租收益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承租方是否有专业的管理水平,来支撑土地的可持续经营。
3
土地流转五大模式之土地入股
入股,亦称“股田制”或股份合作经营,是指在坚持承包户自愿的基础上,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建立农民合作社或股份公司。
在土地入股过程中,实行农村土地经营的双向选择(农民将土地入股给合作社后,既可继续参与土地经营,也可不参与土地经营),农民凭借土地承包权可拥有合作社股权,并可按股分红。
该形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产权清晰、利益直接,以价值形态形式把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确定下来,农民既是合作社经营的参与者,也是利益的所有者,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新突破。
4
土地流转五大模式之宅基住房
以重庆为例,去年被国家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在土地改革领域率先进行大胆探索,创造了土地流转的九龙坡模式即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
也就是说,农民放弃农村宅基地,宅基地被置换为城市发展用地,农民在城里获得一套住房。农民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城市社保,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
农业生产和居住地的分离,影响农业产业,大规模进城,也需要资本的支撑。
5
土地流转五大模式之股份合作
中国山东省宁阳县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建立起"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分配方式。这种模式是,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股份共同组建合作社。村里按照"群众自愿、土地入股、集约经营、收益分红、利益保障"的原则,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合作社按照民主原则对土地统一管理,不再由农民分散经营。合作社挂靠龙头企业进行生产经营。
合作社实行按土地保底和按效益分红的方式,年度分配时,首先支付社员土地保底收益每股(亩)700元,留足公积公益金、风险金,然后再按股进行二次分红。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村土地如何流转?这6点你一定要清楚!:http://www.3jise.com/article/5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