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蛋用种公鸡和母鸡的饲料是由哪些原料做成的?配方是什么?

蛋用种鸡是专门用于生产下一代仔鸡的专用鸡,小鸡要想被孵化出来,必须要有受精卵,这些受精卵就是由种鸡下的,种鸡包括种公鸡和种母鸡。那么种公鸡和种母鸡的饲料是由哪些原料做成的呢?具体配方是什么呢?据资料显示,种鸡要求遗传基因好,健康无传染病,种用性能好,等许多特点。挑选出一只好的种鸡至少要经过4次选育。一般来说种玉米、豆粕、佛石粉、小麦麸、葵粕、沙粒、维生素、微量元素、食盐等等。这些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好,使整体含蛋白、消化能、钙、磷等达到蛋鸡所需的营养标准即可。

一、蛋用种母鸡产蛋期配方如下:

鱼粉5%、豆粕12%、麸皮9%、王米55%、油枯2%、次粉6.5%、添加剂10.5%(包括每公斤料中加硫酸铜0.026克(6.1ppm铜元素)、硫酸亚铁0.259克(81ppm铁元素)、硫酸锌0.4克(90ppm锌)、硫酸锰0.194克(锰60ppm)、碘化钾0.0008克(0.6ppm)、亚硒酸纳0.0011克(0.3ppm)、氯化钴0.00042克(0.1ppm钴)、盐1.3克、维生素0.2克、氯化胆碱1克、蛋氨酸1克、黄霉素5毫克、石粉8.8%(含钙量要达到3.2—3.74%才不会下软壳蛋)、磷酸氢钙1.28%。)

本配方含代谢能2.65兆卡/公斤、粗蛋白16.9%、粗纤维3.5%、钙3.5%、磷0.6%。

二、种公鸡一般按种母鸡料标准供给,公鸡虽不产蛋,但配种任务繁重,故饲养标准中未将公鸡标准列出。与产蛋母鸡比较,公鸡配方料钙量要从3.2~3.5%降为0.7%。

种公鸡配方:玉米37%、麸皮12%、稻谷15%、小麦10%、统糠5.45%、鱼粉1%、豆粕16%、磷酸氢钙1.2%、碳酸钙0.5%、食盐0.35%、添加剂预混料1.5%。本配方含粗蛋白15.68%,代谢能2.72兆卡/kg,钙0.7%,磷0.64%。

附:产蛋期公母种鸡搭配比例

产蛋期是抓好种公鸡的质量。饲养人员在产蛋期一般只会注重对母鸡的饲养管理。殊不知,种公鸡在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也尤为重要,只有配备良好的种公鸡,才能更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从而提高整个鸡场的养鸡生产效益。

1、公母比例要适宜:在养鸡实际生产上,一般公母适宜的比例为1:10,实践证明,此比例不仅能减少公鸡间的争斗,更能使地面散养的鸡只受精率保持在93%左右,采用2/3棚架饲养的受精率也在90%左右。

2、科学配制日粮:产蛋期因管理目标不同,公母鸡应当喂给营养成分不相同的日粮。应适当降低公鸡日粮蛋白质含量(12%~13%),并在公鸡料中适时定量补充一些多维素、矿物质(如每吨公鸡料中补充40~60克硫酸锌,200~250克硫酸锰,经实践证明对提高受精率效果明显)等,以满足公鸡的配种需要,以提高精子的活力和质量。

3、饲喂方法:产蛋期因公母鸡日粮成分不同,饲喂时应当采取公母分饲的方法:即母鸡使用自动喂料装置,配置限料板或限料网,以公鸡不能吃到料为准。公鸡则采用料桶给料。这种做法,可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使其在后期基本达标,防止因鸡体过肥而引起受精能力下降。

4、防止脚趾损伤:如果采用棚架饲养,则棚条的间距不超过3厘米,否则会损坏公鸡的脚趾,影响受精力乃至淘汰。

5、及时做好淘汰:从公鸡群中淘汰所有鉴别错误、跛足、有生理缺陷的公鸡。

6、制定公鸡替换方案:产蛋期鸡群中公鸡的死亡及病弱淘汰,会使鸡群中的公母比例下降。因此,在鸡群40~46周龄时可按比例加入年轻的公鸡,以不同批次的公鸡实行替换。此法可显著提高鸡群后期的受精率。为避免不同批次间鸡只疾病的传播,应对替换的公鸡进行隔离饲养,新公鸡在天黑前一个小时放入,并均匀地分配在整个鸡舍。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蛋用种公鸡和母鸡的饲料是由哪些原料做成的?配方是什么?:http://www.3jise.com/article/5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