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鱼苗常见天敌龙虾、水螅、水蜈蚣、红娘华的防治和灭杀方法

鱼苗池中主要有12种水生动物和藻类对鱼苗危害很大,分别是:龙虾、水螅、水蜈蚣、甲虫、水斧、松藻虫、红娘华、田鳖虫、水网藻、金藻、甲藻、蚌虾,这些动植物可以看作是鱼苗的天敌。养殖户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鱼苗正常生长。

1、龙虾。龙虾是一种分布广、繁殖快的杂食性虾类,在鱼苗池中大量繁殖时对鱼苗危害特别大,既伤害鱼苗又大量吞食鱼苗。

防治方法:生石灰清塘,以水深1米计,每亩水面用生石灰75~100公斤全池泼撒,效果很好。

2、水螅。水螅是淡水中常见的一种腔肠动物,一般附着于池底石头、树根、水草上,在其繁殖旺盛期会吞食大量的鱼苗。

防治方法:1、清除池中水草、树根、石头及其他杂物,不让水螅有栖息的场所;2、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溶液。

3、水蜈蚣。水蜈蚣是龙虱的幼虫,又叫水夹子。5~6月份大量繁殖对鱼苗危害很大,1只水蜈蚣一夜间能夹食10~20尾鱼苗。

防治方法:1、生石灰清塘;2、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溶液,以使每立方米池水呈0.5克浓度为宜;3、灯光诱杀,即用竹、木搭成方形或三角形框,框内放置少量煤油,挂上电灯,夜间水蜈蚣趋光而至,接触煤油会窒息而亡。

4、甲虫。甲虫种类较多,其中较大型的体长达40毫米,常在水边泥土内筑巢栖息,白天隐居于巢内,夜晚或黄昏活动觅食,常捕食大量鱼苗。

防治方法:除用生石灰清池外,可按每立方米用90%晶体敌百虫0.5克溶于水中进行全池泼洒。

5、水斧。虫体扁平细长,体长35~45毫米,体色呈黄褐色。常用口吻刺入鱼体吸食血液致鱼苗死亡。

防治方法:同甲虫的防治。

6、松藻虫。虫体呈船形,体色呈黄褐色,游泳时腹部朝上,用

口吻刺入鱼体致其死亡在食之。

防治方法:同甲虫的防治。

7、红娘华。虫体长约35毫米,体色呈黄褐色,常伤害30毫米以下的鱼苗。

防治方法:同甲虫的防治。

8、田鳖虫。虫体扁平而大,体色呈黄褐色。田鳖虫前肢极发达,常用强健有力的脚爪夹持鱼苗吸其血,致鱼死亡。

防治方法:同甲虫的防治。

9、水网藻。绿藻的一种,生长于有机物丰富的肥水中。在夏秋大量繁殖时,既消耗大量养料,又常缠住鱼苗,因此危害很大。

防治方法:1、生石灰清塘;2、大量繁殖时,全池按每立方米泼洒0.7~1克硫酸铜溶液。

10、金藻。主要是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由于三毛金藻在池塘大量繁殖后,分泌一种鱼毒素,可使鱼类中毒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渔塘泼洒碳酸氢铵,池塘中药物浓度为12~14毫克/升,疗效显著。

11、甲藻。大量繁殖时,在阳光照射下反映出红棕色,俗称“红水”或“铁锈水”。喜欢生长在含有机质多,硬度大,呈微碱性的池塘中,温暖季节较多。由于甲藻大量繁殖后死亡,产生甲藻素,使鱼类中毒死亡。

防治方法:发现甲藻大量繁殖时,立即进行换水,使池塘的水温和水质突然改变,抑制甲藻繁殖。如果甲藻仍不死,可全池泼洒硫酸铜,使池中药物浓度为0.7毫克/升。

12、蚌虾。又称蚌壳虫,一般生活在浅水泥底的池塘、水沟或较深的水稻田里。它们的出现和消落是突然发生的,有时突然大量出现,数量之大,能使池水翻滚和变色,对10天以内的鱼苗危害很大,往往引起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为0.15毫升/升。72小时后,蚌虾可全部死亡。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鱼苗常见天敌龙虾、水螅、水蜈蚣、红娘华的防治和灭杀方法:http://www.3jise.com/article/5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