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内蒙古扎鲁特旗:草原黄牛及冷配改良

养牛业是扎鲁特旗具有民族特点的畜牧业强项,特别是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而内蒙古扎鲁特旗现有的黄牛是原系蒙古牛,是由于长期在草原游牧、放牧条件下培育,又称草原黄牛。

 

草原黄牛

该品种牛毛杂,外貌特征不齐。毛色以红褐色、黄褐色为主,其次是黑白花,青、白色的也有,但比较少,这对于一个品种来说,是个很大的缺陷。黄牛生产性能低下,产肉、产奶量都不高,这是该品种牛的最大缺陷。

然而,我们扎鲁特旗黄牛及杂交后代较多,占牛总头数的80%以上,是成为发展养牛业的基础和主力军。因此,旗委、政府十分重视黄牛改良,自2001年起,确定“以牧户为基础、技术为先导、效益为中心”的牛改良工作思路,把草原黄牛改良工作作为专题攻关项目来抓,在全旗范围内全面推行冷配改良技术,从此黄牛改良原来的本交和冷配改良两条腿走路变为全部冷配改良的一条腿走路的改良路子。

扎鲁特旗在大兴安岭南端,典型的森林草原区向草甸草原区过渡地带,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养牛业也是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两个旗牛的圈存量都在30万头以上,近几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牛业发生很大变化,即养牛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尤其在牧区养牛户增加,无牛户减少,黄牛价格多少驱虫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进行,使其在第二天白天排出虫体,便于收集处理。投药前最好停食6~12小时,只好给饮水,以提高药效。将牛体内外的各种寄生虫驱尽后,科学饲养、增膘效果显著。

在2001年,旗委政府根据当年市里下达的改良工作任务,组织实施黄牛冷配改良“616”工程(即10个重点乡、10个重点村、一个万头乡、一个示范乡、从外地邀请配种员100名、培训当地改良技术员1000名,年内完成黄牛冷配改良6万头),实配母牛6.2万头,开创了牛冷配改良工作的历史性突破,编写了畜种改良工作的新篇章。可以说,2001年是我旗畜种改良工作的新起点,黄牛冷配改良工作达到最高峰期,为今后的牛改良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全面推行冷配改良,黄牛杂交后代每头平均增值500元以上。

>>推荐:五原县农村产 权交易土默特右旗农村产 权交易包头 市农村产 权交易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内蒙古扎鲁特旗:草原黄牛及冷配改良:http://www.3jise.com/article/59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