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经济的寒冬,农资企业面临的挑战也很大,要么转型,要么等着被淘汰,但未来的竞争,一定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服务的竞争!
一、合并。
58和赶集合并了,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了,滴滴和Uber合并了,拜耳和陶氏合并了,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企业间为了抢客户,彼此竞争下去,只能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利润可言,唯有联合,才能共赢!
二、转型。
今年的农资企业,流行起了改名,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公,更名为“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史丹利农服也正式上线,新都化工将更名为“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这说明农资企业,已经从产品转向了服务的竞争!
三、硬撑。
未来几年,处于中国农业的转型期,粮食价格波动比较大,土地流转还没完成,大户包地盈利也难,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下降,农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利润越来越薄,一部分企业必定会被淘汰出局,一部分只能硬撑!
河北一家农资企业的实践带给我们启示:该公司延伸服务链,统一提供种子、肥料,培训机播手,引导农民标准化种植优质小麦,从种子、化肥到技术配套、收购一条龙服务,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认可。
同时,该公司对接收购加工型企业,用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直接收购农民种植的优质小麦,每亩地纯利润达500多元。由于抓住小麦品质这一核心环节,不仅帮助农民增了收,还拉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同时,该公司也解决了作为农资企业如何转型升级的现实问题,实现从“赚农民钱”到“与农民一起赚钱”的经营理念的转变。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资企业未来将面临三条出路!:http://www.3jise.com/article/5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