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如何通过土地整治推进上海新型城镇化建设?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上海进一步改革国土资源管理思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通过推行新的土地综合整治的方式助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索了一条符合上海实际、具有上海特色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

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坚持城乡平衡发展

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伴随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相对于中心城、新城的资源集聚,郊区新市镇及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极不相符。农村、农业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上海的新型城镇化。在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必须以‘和谐发展、共同富裕’为基本特征”的要求下,上海要打造“区域一体、城乡统筹、生态宜居、经济低碳、服务完善、人文发达、智能高效、人民幸福”的新型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和空间的有机统一,就必须要着眼农民、涵盖农村,让农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

因此, 必须完善新城与周边小城镇及乡村社区的发展体系,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七个一体化”。对此,上海探索新型的土地综合整治方式,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建立长效“造血机制”,壮大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让广大农民真正融入和分享到城市发展红利,切实提高上海城镇化的含金量。

综合战略定位:实现土地整治内涵的四个转变

如何通过土地整治推进上海新型城镇化建设?上海作出的综合战略定位是:在保障实现“有效补充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土地整治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着力实现土地整治内涵的4个转变,以土地整治助力“可持续”、“集约高效”、“综合统筹”、“公平共享”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上海城乡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和空间的有机统一。

土地整治目标由“增地提等”,向锚固城乡生态空间等综合目标转变。经国务院批复的新一轮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市生态网络结构规划,开创性地划定了大面积基本农田为主的“生态保育区”,借力刚性的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大大强化了上海对于城市生态安全基本底线的控制力度。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如何通过土地整治推进上海新型城镇化建设?:http://www.3jise.com/article/6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