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辽宁省出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及精深加工产品供给体系,是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8月16日,笔者从辽宁省组织召开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发布会之解读《实施意见》获悉,辽宁省政府日前发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明确了辽宁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

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将有效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将显著增强。

主要体现在有效供给明显增加,中高端农产品消费品比重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000万吨左右,优质蔬菜产量稳定在4200万吨以上,水果产量达到900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90万吨、300万吨、160万吨,水产品产量稳定在520万吨。

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达到70%以上,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

质量效益明显改善,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农业节本增效成效显著;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75%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辽宁省的大原则是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改善供给,科学增减,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生态友好,绿色发展。通过增强生产经营主体改善供给的责任意识和主导地位,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紧扣制约农业提质增效、品牌建设、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发挥科技进步的引领作用,推进农业节本增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立足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发展资源匹配较好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减少过度消耗资源和化学品投入,促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

实施意见要求,要大力提高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引导农民尊重和适应市场变化规律,积极引导调减非适宜区玉米种植面积,开展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试点,优化种植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品质农产品加工业,以优势农产品资源和“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为基础,加快产品创新升级,增加优质农产品加工品种供给,延长粮油、果蔬等产业链条。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区集聚功能,力争到2020年建设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地域特色鲜明、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高标准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积极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研发积极培育、改进管理、提升质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壮大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加工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消化玉米产能和库存,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鼓励行业协会依托龙头企业,指导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工作。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依托农业资源发展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大力发展森林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到2020年全省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力争达到3400万人次。

增强农业供给侧市场主体活力,就要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建设产权交易平台,到2017年基本完成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2020年,省、市、县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正式运行。通过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

实施意见强调,要着力强化农业供给侧科技和物质的支撑,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种养加全面机械化水平将大幅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超过80%。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辽宁省出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http://www.3jise.com/article/6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