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特点

(1)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各种政策协调配合。

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避免或减少波动,保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和平衡,客观上要求社会组织和协调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要具有计划性,必须统筹协调包括土地、资本、劳动、管理组织等资源,这不仅要求各种不同的政策来调控相应的生产要素,更需要不同的政策进行协调配合。

(2)土地生产资料公有制强化了各种调控政策协调配合的有效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掌握了宏观经济命脉,把宏观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劳动者在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进行生产活动,这就使国家有可能也有必要对整个宏观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在全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使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符合社会需要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整体利益。

在我国,土地公有制是我国最为坚实的所有制基础,通过土地资源调控,容易“黏合”各种要素,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3)宏观调控的整体性和间接性,使调控必须采取综合调控的方式。

宏观调控立足社会整体而不是个别部分,着眼宏观经济而不是微观经济,强调社会公共性而不是个体私人性,寻求社会公共利益而不是其他利益,追求全局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而不计较局部的利弊得失,这些要求在宏观调控上必须采用社会整体调节方法。如,要保证产业结构优化,国家不能直接指令企业从事产业行为,也不能完全放任企业自由从事各种产业,但能通过土地、税收、信贷等宏观政策法加以引导,这就需要进行政策协调配合。

宏观调控是通过调控市场进而调控市场经济,市场是宏观调控的中介,宏观调控必须通过市场、利用市场,而不能僭越市场、排斥市场,否则就不是宏观调控而是直接的行政干预。 这种通过市场中介的宏观调控是一种间接调整方法。这种社会整体性和间接性的调控方法决定了宏观政策调控必须是综合的,通过“组合拳”才能够起到应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特点:http://www.3jise.com/article/6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