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螃蟹季来了!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分清大闸蟹和“六月黄”

“菊黄蟹肥”一说由来已久,秋天的确是吃蟹的好季节。古时候的文人们总爱在秋季温一壶黄酒,捉几只肥蟹,赏几朵艳菊,听几声秋鸣,可以说是极尽风雅和享受的事情。虽然重阳和中秋这2个传统吃蟹节还未到,但是已经有很多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尝鲜了。

8月底、9月初大闸蟹、“六月黄”共同现身市场,你买到的是大闸蟹还是“六月黄”,很多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为此,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养蟹专家马旭洲昨天表示,大闸蟹与“六月黄”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仅从外观而言,大闸蟹背壳偏绿色,“六月黄”背壳则呈黄色。

“六月黄”、大闸蟹难分辨

昨天下午记者兜遍唐家湾菜场及其周边,发现仅有二三个摊位在卖蟹,记者询问市场管理人员,“为啥卖蟹的摊位这么少”?工作人员回答说,目前还没到吃大闸蟹的好季节,“六月黄”已近尾声,大闸蟹刚露头,故而摊位稀少,蟹市不热闹。

在一个蟹摊前,记者凑近细看,发现摊位的蟹桶上有标示“大闸蟹”的,也有标着“六月黄”的,其中“大闸蟹”按照重量标价有20多元一个、30多元一个,雌蟹大多在二两左右,雄蟹略大,三两左右。“六月黄”略便宜,10多元一个。与此同时,记者看到蟹桶里大闸蟹雌蟹与“六月黄”雌蟹并无二致,同样的颜色和外形:黄色的背壳,稀疏的蟹毛,大小也相差无几。

“大闸蟹与‘六月黄’有啥区别?”一名买蟹的市民问道。蟹贩解释说,“大闸蟹”养的时间长,当然好吃,卖价就高。买蟹人听后依然如云里雾里,最后还是听信了摊主解释,买了5只“大闸蟹”雌蟹。

有无性腺是区别

那么,大闸蟹与“六月黄”到底有啥区别,市民买蟹该如何区分呢?马旭洲解释说,大闸蟹与“六月黄”两者明显的区别在于性腺。蟹种在每年2月份放入蟹池养殖,等到了7月份蟹第四次脱壳时,捕捞上来的就是“六月黄”。这时市民吃到的“六月黄”虽肥,但吃不到蟹的性腺,即人们所说的蟹膏。

“蟹在养殖工程中,总共脱壳5次,每脱一次壳长大一次。”马旭洲表示,等最后一次即第五次脱壳后,长成的蟹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闸蟹。大闸蟹上市季一般在每年的中秋后,其中江苏高淳、兴化等地的大闸蟹在每年的9月底上市,长江蟹要在10月份上市。每年西北风刮起后,大闸蟹变壮实,吃蟹才津津有味。

部分蟹会在8月底、9月初第四次脱壳后性腺就长好,这个时候养蟹人也会把这样的蟹捕捞上来,捕捞上的蟹因为性腺已经长好故同样称为大闸蟹,但这时的大闸蟹不太肥壮,口感等大不如晚点上市的大闸蟹。不过,有养蟹人和蟹贩看到这个时候大闸蟹尚未集中上市,“六月黄”开始落幕,蟹市青黄不接,又有不少市民想在这时尝鲜,故而急急忙忙将大闸蟹推向市场。当然,这个时候的大闸蟹价格要高过“六月黄”。

马旭洲进一步释疑说,大闸蟹和“六月黄”外观上也有区别,大闸蟹背壳偏绿色,“六月黄”由于性腺没长好,背壳呈黄色。此外,“六月黄”的重量不会超过三两,相比大闸蟹,多数“六月黄”个头较小,分量较轻,多数二两以下。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螃蟹季来了!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分清大闸蟹和“六月黄”:http://www.3jise.com/article/6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