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业用地指以零售功能为主的商铺、商场、超市、市场等用地,属于商业设施用地(B1),城市用地代码为B11。
1、零售是批发的对称。商品经营者或生产者把商品卖给个人消费者或社会团体消费者的交易活动。特点是:每笔商品交易的数量比较少,交易次数频繁;出卖的商品是消费资料,个人或社会团体购买后用于生活消费;交易结束后商品即离开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
2、商铺是专门用于商业经营活动的房地产,是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交易、服务及感受体验的场所。广义的商铺,其概念范畴不仅包括零售商业,还包括娱乐业、餐饮业、旅游业所使用的房地产,盈利性的展览馆厅、体育场所、浴室,以及银行、证券等营业性的有建筑物实物存在的经营交易场所。
3、商场,指聚集在一起的各种商店组成的市场,面积较大、商品比较齐全的大商店,另指商业界、经济界。
基本含义:
a、中国的定义
百货商店是指以经营日用工业品为主的零售商店。中国的百货商店依规模大小分为三类:
(1)大型百货商店: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一10000平方米以上,职工500人一2000人以上,经营品种1.5万种一4万种左右;
(2)中型百货商店: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一2000平方米,职工200人一400人,经营品种1万种左右;
(3)小型百货商店:营业面积200平方米左右,职工十几人至几十人,经营品种几百种至数千种。
b、外国对百货商店的定义
(1)德国的定义:百货商店是供应大量产品的零售商店,主要产品是服装、纺织品、家庭用品、食品和娱乐品;销售方式有人员导购(如纺织品部)和自我服务(如食品部),销售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
(2)法国的定义:百货商店是零售商业企业,拥有较大的销售面积,自由进入,在一个建筑物中提供几乎所有的消费品。一般实行柜台开架售货,提供附加服务,每一个商品部都可以成为一个专业商店。销售面积至少为2500平方米,至少有10个商品部。
(3)荷兰的定义:销售面积至少有25000平方米,最少应有175名员工,营业额超过1000千万法国法郎,至少要有5个商品部,其中应有女装部。
(4)英国的定义:设有多个商品部,营业额的实现至少要覆盖5大类产品,至少雇用25人。
(5)日本的定义:日本通产省对百货商店的规定是:从业人员
4、超市即超级市场,一般是指商品开架陈列,顾客自我服务,货款一次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
初期的超级市场以食品为主,兼售少量杂货;目前除上述外还兼管化妆品、文具、五金、服装等,多达七八千种,目前向综合服务发展,增设停车场,咖啡馆,俱乐部、电影院以及银行、保险、邮政等各种服务设施,发展很快,日本的超级市场销售额已超过百货公司。
关于世界上第一家超市的诞生,有两种说法。
1、1916年9月9日,第一家自助服务商店Piggly Wiggly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开业。它的经营者克拉伦斯.桑德斯在1917年将这种由消费者自行在货架上挑选商品最后结账的零售店经营模式申请了专利,这就是超级市场的雏形。超级市场很快风靡全球,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在超级市场中更具有吸引力,广告和商品包装业也因此发展起来。
2、最早产生于1930年的美国纽约。1930年8月,美国人迈克尔·库仑(MichaelCullen)在美国纽约州开设了第一家——金库仑联合商店。当时,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时期,迈克尔·库仑根据他几十年食品经营经验精确设计了低价策略,并首创商品品种别定价方法。他的平均毛利率只有9%,这和当时美国一般商店25-40%的毛利率相比是令人吃惊的。为了保证售价的低廉,必须做到进货价格的低廉,只有大量进货才能压低进价,迈克尔·库仑就以连锁的方式开设分号,建立起保证大量进货的销售系统,他首创了自助式销售方式,采取一次性集中结算。
据说世界第一家超市开张那天,人们尚不知超市为何物,纷纷抱着好奇的心态前往光顾,并把逛超市作为一种时尚。但过不多久,人们逐渐尝到了超市便利的甜头,上超市购物又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需要。于是乎,超市像雨后春笋似地布遍世界各地。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零售商业用地指零售功能为主的商铺、商场、超市、市场等用地:http://www.3jise.com/article/6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