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土地流转“鄌郚”模式让农民一份土地得到两份收入

山东昌乐县鄌郚镇在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将土地向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种植大户集中,发展高效农作物,土地流转“鄌郚”模式让农民一份土地得到了两份收入。

近日,记者来到鄌郚伟圣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时,50岁的秦继梅正在大棚里紧张忙碌着,以前她自己种的时候就是春天小麦、秋天玉米,两茬也就只收入一茬,基本收入也就是七八百块钱。自从土地流转以后,一亩地一年给她租金1000块钱。有工夫就出来打工,一天收入就按100块钱,有些时候还能给一百五六十块钱,一年最少也得两万块钱。虽然还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忙碌,但是现在她的身份却发生了变化,收入也跟着翻了好几番。

鄌郚伟圣现代农业示范园是由山东伟圣农业开发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流转土地600亩。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示范园积极走品牌化发展的路子,注册了“火山源”商标。去年以来,通过“订单生产+农超对接”的经营模式,已按订单销售了400余亩的甜瓜和南瓜,今年秋季的甜瓜也已被广州的客商提前预订,贝贝南瓜则将出口到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我们这个园区所种的瓜果全部是订单农业,订单可以保证价格比较稳定,园区的收入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稳定。下一步,我们在园区南边新流转了土地50余亩,准备建造6个高标准的卷帘机高温拱棚。”山东伟圣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伟介绍说。

秦继梅在大棚里忙碌的同时,善庄村村民秦真杰则来到了汶水蚕桑果桑示范园,采桑叶喂蚕。善庄村的大部分田地已经通过土地流转租给了恒源丝织品有限公司,建设了汶水蚕桑果桑示范园项目。秦真杰也将自己的二亩多口粮地都流转了出去,这样他就有了两份收入,一年也收入个七千八千的,感觉比自己种着确实是好,收益高。

像秦真杰一样能够拿到“双收益”的村民在善庄村还有不少,他们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把土地流转出来,土地的价格提高了,空闲的时候可以来采采桑、养养蚕,个人经济收入又提高了。同时,该村还以公共服务设施入股,这部分所得全部用于道路维修、路灯维修,包括一些小的公益性事业。

截至目前,鄌郚镇按照“抓特色、上规模、创品牌”的思路,积极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先后流转土地3.3万亩,培植起金盆地蔬菜、马驹岭千头椿苗木基地、五福生态农场等12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及6处新型特色农业园区、4处苗木基地。全镇共发展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5家,家庭农场70多家,农产品品牌13个,有机食品转换基地4处,有机蔬菜认证22个类别,“三品”认证总面积3万亩,推进了规模化农业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流转“鄌郚”模式让农民一份土地得到两份收入:http://www.3jise.com/article/6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