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临沂市,人们的第一反应竟是沂蒙山景区,而沂蒙山景区的核心景点就是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自2006年创建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以来,蒙山旅游区已累计投资5120万元,保护国家级地质遗迹14处、省级13处、市级25处。2013年荣获了“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第九名。
一、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简介
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含构造)剖面、宝玉石典型产地、恐龙足迹化石、温泉等地质遗迹组成的一个多种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地质公园。由龟蒙、云蒙、天蒙、彩蒙、孟良崮、金伯利、沂蒙石林、沂水溶洞、莒南天佛九个园区组成。蒙山是一座古老的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地学史书”,它记录了大地28亿年以来的沧桑巨变。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大自然的力量是人们难以想象的,它断山裂海,造就了沂蒙山区异彩纷呈的地质遗迹。
天然的地质地貌,造就了沂蒙山绮丽无比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给沂蒙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古迹和美好的传说。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具有科普教育、观光旅游、科学研究、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保健医疗等多功能和较高科学品位的“生态公园、科学公园”。
二、门票信息
沂山景区门票 门票90+30车费
龟蒙景区门票 80
沂蒙山联票 150
云蒙景区门票 30
三、主要景点
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450平方千米,由龟蒙、云蒙、天蒙、彩蒙、孟良崮、金伯利、沂蒙石林、沂水溶洞、莒南天佛九大园区组成,是一个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的综合性大型地质公园。蒙山是沂蒙山的主体,绵延近百公里,群峰嵯峨,重峦叠嶂,气势恢宏,主峰海拨1156m,为山东第二高峰,被称为“岱宗之亚”。
东镇庙作为沂山山神庙,位于沂山东麓,是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朝拜、祭祀沂山的第一站。它的前身是西汉太初三年汉武帝亲至沂山,在玉皇顶留下的建筑“泰山祠”,庙内供奉的主神是“东镇沂山之神”,为道教神府。自隋唐以后逐步下迁,于宋朝初年定址在现在的九龙口。2010年重修,复建为元朝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的规模。采用中国古代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划分为东中西三轴。中轴前后设立护法殿、古祭台、东安王殿、寝殿、斗母宫;东轴前后设药王殿、紫薇宫;西轴前后设接待室、放生池、东镇文化陈列馆等,庙前有广场、圣水桥和停车场,庙后建有后花园,总占地面积130亩。东镇庙和泰山岱庙的功用一样,集聚了沂山悠久的镇山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皇家御祭、官府祭祀、民间供奉和谒拜等活动在庙内及周边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东镇碑林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据清光绪30年不完全统计,东镇庙的碑刻达到360余幢。目前存有碑碣145幢,包括元大德碑、明洪武碑、清康熙“灵气所钟”碑和乾隆“大东陪岳”碑在内的御碑四幢,另有皇家御制祝文碑67幢,是岳镇海渎祭祀存碑最多的庙宇,比泰山岱庙多30余幢,成为研究皇家祭祀礼仪,反映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历史面貌的重要文献。
百丈崖瀑布为江北瀑布之冠,一瀑三叠,总落差是86米。第一叠磐石参差,水流喷薄吐泻,如云似絮;第二叠由于岩口高凹不平,瀑水分流,如众龙戏水;第三叠落差达68余米,飞流直下,俯冲谷底,远望似白练长挂,近观像银河倾泻,映入晴虹,洒若飞雨,谷底虽炎伏酷暑,犹寒气袭人,到了春末夏初,仍有冰不化,所以古人留下了“百丈瀑布六月寒”的诗句。历代文人墨客皆多有题咏,山谷间遍布名人雅士题写的诗句和摩崖石刻,唐朝大诗人李白亦曾亲临此地,激情赋诗。自百丈崖上行,沿玉带溪经法云寺可以到达玉皇顶,是一条旅游中轴线路。法云寺俗称古寺,始建于东汉永和年间,是沂山的中心景区。寺内常发云布雾,仙气缭绕,内含汶水之源圣水泉;寺外圣水湖碧波荡漾,玉带溪衔碧吞绿,古树环绕,怪石罗列,美不胜收。溪水北岸的古松群和法云寺一带的古板栗群是沂山的重要植物保护群落。古松群内的“万年松”树龄长达一千六百多年,板栗树最早多是由庙里的和尚栽植的,初栽于宋元两朝,于明清时期补植,在临朐旧志中便有“栗熟乱落如雨,山僧拾以待客”的记载。
玉皇顶是沂山最高峰,峰顶风光险绝,文化遗存丰厚。相传自西周时期,周穆王便曾携盛姬在此共浴夕阳,巧遇凤凰,当地人为了迎接他,于山顶上修筑了一座最早的观景台——楼台观;建有玉皇庙的记载,始于《民国临朐续志》:“山之最高处曰玉皇顶,以旧有玉皇庙而得名。”建国后几度重修,上有玉皇阁建筑群、极顶石、探海石、灵气所钟石、望海亭、太清洞等景点。其中玉皇阁建筑群绵延近千米,南天门坐落于神龙大峡谷深处。玉皇阁作为沂山的标志性景点,是一座三层景观仿古建筑,总高29米,建筑面积683.9平方米,整体系三重檐十字脊歇山四面加抱厦构成的复合式结构,每层檐有12个翼角向外挑出,造型极为玲珑精巧。阁内供奉有玉皇大帝铜质神像,神像整体高9米。后罩楼内供奉着四御神像,窟檐分三层,二层供有36尊仙像,三层是28座星宿神像。登临玉皇顶,可一览群山,环顾诸峰,还可以欣赏到日出、云海、晚翠三大胜景。沂山日出和泰山日出一样,每逢晴天早起登高东眺,可以在霎那间看到红日喷薄而出,东海波光闪耀;沂山晚翠为临朐旧八景之一,自古便享有“沂山晚翠接云端”的盛誉;沂山云海多发生于夏秋两季,历代歌咏沂山的诗词中也不乏描写云海的佳作,如明朝曾任青州府同知的张元孝在《观沂山云海》诗中便有“碧波银涛时幻变,瞬息云浪吞千山”的佳句传世。
神龙大峡谷是沂山集峡谷观光和丛林穿越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全长3.7公里。谷内随处可见飞瀑流泉、谷底深潭、密林幽谷、峭峰怪岩等自然景观,以及高峡平湖、上古疑冢、峡谷栈道、南天门和上天梯等人文景观。其特点一是长,仅石板裸露的河段就有1.5公里;二是狭,两侧高山相对出,下临巨涧深壑幽;三是弯,一路多弯,一路多瀑,各种流姿纷呈争现,极尽高低、远近、曲折多姿的自然风趣。其风光特色也是三段迥异,各有春秋。第一段多峡谷瀑布,或川流不息,或潭清可透,潭中盛产峡谷河蟹,游客可以在这儿学习古人“曲膝而坐,传觯而饮,举笠求鱼,揭石取蟹,烹而食之”,也可以尽享峡谷的宁静,水的清凉,石头的裸露和坦诚,高唱一曲“神龙泉水饮三杯,一曲相思绕山飞。有女来生愿化石,嫁与幽谷做娘妃”的沂山民间小调;第二段从李家林到南天门,沿途有大冢子、三清岩、布雨台等景点,以丛林穿越为主,多神奇古怪的传说;从南天门起是上天梯,一路直通玉皇顶,既可饱览胜景,怡情健身,又可以充分体验到朝拜三界主宰玉皇大帝的庄严和神圣。
三崮景区是沂山山岳型景观最为集中的地区,四周崖壁险峻,奥谷幽深,风光奇绝,胜景迭出。狮子崮原名扁崮,又叫青崖,崮身狭长,形如屏障,因为上半部分全石裸露,状如雄狮俯卧,如今已经成为沂山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狮子崮对面,歪头崮、回头崮、花枝台纵横开阖,三峰鼎立。尤以歪头崮崮身侧倾,突兀险绝,三面皆下临深壑,唯有花枝台一侧可以攀登。一路有天然石佛、八戒石、风动石、天柱石等奇石景观,救苦观音、“人世蓬莱”、“夫沂山”摩崖石刻、碧霞祠、福神庙、长春亭等人文景观,其中碧霞祠是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的行宫。另外在歪头崮上还分布着江北最大的野生鹅耳枥种群。沂山的鹅耳枥在歪头崮、狮子崮、玉皇顶、圌崖一带均有分布,要数歪头崮面向花枝台这一面山坡最为集中。这儿的野生鹅耳枥种群,不仅成为沂山风景区的重要植物群落景观,在山东,江北乃至全国都是少见的。
四、旅游路线推荐
沂山景区一日游旅游线路
第一条:东大门---东镇庙---百丈崖瀑布---法云寺---玉皇顶---歪头崮
第二条:东大门---神龙大峡谷---玉皇顶---百丈崖瀑布---东镇庙
第三条:东大门---玉皇顶---歪头崮---玉带溪、百丈崖瀑布---东镇庙
沂山景区二日游旅游线路
第一条
第一日: 东大门(石质牌坊、临朐八景石刻、十六神兽、山门)—神龙大峡谷(白石瀑布、石牌坊、螃蟹湾、三叠瀑、李家林、冢子山、三清岩、布雨台、龙涎泉、峡谷栈道、南天门、水榭、石阙)---玉皇顶(玉皇阁建筑群、探海石、灵气所钟石、极顶石、太清洞、望海亭)---歪头崮(天台亭、花枝台、天然石佛、八戒石、野生鹅耳枥种群、救苦观音、风动石、人世蓬莱石刻、抱元洞府、王灵官、碧霞祠、长春亭、天柱石)---狮子崮
第二日: 圣水湖---古松群(鹦鹉松、日浴石、试剑石、齐长城观望台、万年松、日月石、棋盘托)---玉带溪(公喜亭、松泉、张果老歇驴处、观瀑亭、吕祖洞)---百丈崖瀑布(百丈崖石刻)---东镇庙(东镇庙碑林、护法殿、东安王殿、文昌殿、财神殿、宋柏、唐槐、宋银杏、三岐柏、大殿遗址、古祭台遗址、寝殿、药王殿、斗母宫、十六帝王蜡像馆、放生池)
第二条
第一日: 东大门(石质牌坊、临朐八景石刻、十六神兽、山门)---拓展中心
第二日: 神龙大峡谷(白石瀑布、石牌坊、螃蟹湾、三叠瀑、李家林、冢子山、三清岩、布雨台、龙涎泉、峡谷栈道、南天门、水榭、石阙) ---玉皇顶(玉皇阁建筑群、探海石、灵气所钟石、极顶石、太清洞、望海亭)---歪头崮(天台亭、花枝台、天然石佛、八戒石、野生鹅耳枥种群、救苦观音、风动石、人世蓬莱石刻、抱元洞府、王灵官、碧霞祠、长春亭、天柱石)---百丈崖瀑布(百丈崖石刻)---东镇庙(东镇庙碑林、护法殿、东安王殿、文昌殿、财神殿、宋柏、唐槐、宋银杏、三岐柏、大殿遗址、古祭台遗址、寝殿、药王殿、斗母宫、十六帝王蜡像馆、放生池)
若侵犯版权 请来电0731-89821133告知删除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景点、门票信息及路线推荐:http://www.3jise.com/article/6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