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也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短板。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通过六大举措,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明确部署。
举措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方式、服务模式的有机组合,重点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要正确理解适度规模经营的多种形式。除土地流转外,有些地方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等方式,扩大经营面积。有些地方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或合作社进行订单生产,实现规模效益。有些地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统一产品销售等。适度规模要尊重各地实际,不能强求一律。
举措二、科技创新调整结构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机化水平达到63%,农田有效灌溉率超过52%。但要看到,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现代设施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要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当前尤其要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运用高新技术、科学管理、现代装备等改造传统农业。
举措三、创造多层次大融合
现代农业是融合了一、二、三次产业的大农业,是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在一起的新型经济结构。因此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以加工业带动“接二连三”,以旅游业带动“隔二连三”,使农业成为“有文化说头、有休闲玩头、有再来念头、有发展奔头”的产业。可以预期,拉长的产业链会细分出无限的就业环节和增收机会,创造出众多新型业态。
举措四、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当前,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技术得以推广,部分省份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加快实施。今后要以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为重点,推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
举措五、支持保护力度不减
如今,我国农产品成本不断上涨,价格缺乏竞争优势,不仅面临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的竞争,也面临劳动力优势明显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农业的资源要素就会流失。因此,要坚持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有增不减,国家基本建设投入重点继续向“三农”倾斜。以财政投入为杠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
举措六、城镇化拓发展空间
城镇化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城镇化将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也将推动区域发展更协调。在乡村,随着农村转移人口有序进入城镇,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推动了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质量效益的提高。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六大举措:http://www.3jise.com/article/6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