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的初衷是开展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一家一户效益不高,社会化程度低,抗市场风险弱等问题,本来是一件好事,也是发展方向。但是,从这几年亳州土地流转的实践看,却是问题成堆,许多流转户严重亏本甚至倾家荡产,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当地许多村民的话,可能揭示了问题的原因。
有不少村民告诉记者:当年亳州市进行土地流转,好像患了急性病,没有合理规划、布局,到处都在盲目搞流转土地。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转政策,缺乏科学依据和规范,而流转程序也如同儿戏,只要流转双方同意,乡镇政府给你发张表,回去一填就完事了。
谈到土地流转经营中的亏损问题,城父镇的土地流转经营大户算了一笔账:流转的土地一亩要交租金800至1000元;化肥、种子、农药每亩500多元;农机具、播种、追肥、除草、收割、人工每亩500元。统算下来,平均一亩地的投入超过1800元。如种植大豆,亩产按250斤,市场收购价2.4元一市斤,折合现金600元,种植小麦亩产按800斤(亳州市正常年份的平均粮食产量),市场收购价1.08元一斤,折合现金864元。一年夏秋两季的收入合计为1464元,这还没有算第二季的投入,一亩土地的亏损就已经超过360元了,咋能不赔钱呢?
这些是成本投入问题。那么,土地流转大户普遍赔钱,还有没有其他原因?不是还有一家不赔吗?
据记者了解,亳州市土地流转赔钱,还有一些主观原因。
一是国家给予农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帮扶,流转大户大多没有享受到;
二是当地农业保险缺位,没有起到保障作用;
三是个别部门乃至村里在土地流转中,把土地流转户当唐僧肉,要想拿到农业项目补贴,仅仅送点礼已经不行了,不送干股分红或送小汽车,办不成、拿不到;
四是有一些领导,为了突出亮点、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不惜把扶持资金集中投到某一个人、某一个基地上,扶持盆景式种植户,造成了全市多数土地流转户陪太子读书,大部分都赔钱,只有个别挣钱的怪现象。
当地群众打趣说:谯城区农委是“项目委”,谯城区蔬菜发展局叫“套项目局”,农经办叫“不管办”。意思是专业套项目的单位,服务一个人的委局,什么事情都不办的办公室。
搞好流转要政策到位
2013年7月15日,记者在亳州市谯城区农委农经站,采访了前来办理抗旱补贴的杨庙村土地流转大户温先生。
温先生告诉记者,亳州是农业大市,由于资源缺乏,加上农民外出打工,大部分土地被撂荒,多数留守老人也仅能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种不了地。
为把撂荒地用起来,亳州市谯城区鼓励进行土地流转,专门出台了85号文件。亳州市的一些“生意人”、“能人”、“个体工商户”、甚至“上班族”,积极响应,纷纷进行土地流转。加上当地电视台,天天宣传种植大户如何挣了大钱,土地流转大户如何享受到国家给予的政策性帮扶、种粮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等,确实忽悠了不少人投入到土地流转。
温先生2010年在杨庙村流转土地200亩,种植蔬菜和其它农作物。可一接触土地后,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前期投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第一年不挣钱,认为是没有经验;第二年遭遇病虫害,认为是运气不好;2012年正好赶上小麦赤霉病、冰雹等自然灾害,粮食大面积减产,一下子赔了20多万。2013年的小麦赶上前旱后涝,大面积减产。连续的自然灾害让他赔了许多。
当地指定国元保险公司,对受灾农户按一亩地10元标准进行受灾赔偿,但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拿到一分钱赔偿。农经站补贴的每亩10元浇地款,给不给他心里也没底。
谈起浇地补贴,小杨村的土地流转经营大户程先生满脸怨气道:政府补贴一亩地10元的浇地款,都已经跑了好几趟了,还没拿到手。他们就是扯皮。农经站说得拿合同,到村、镇政府盖章后才能领钱。拿着手续去找了城父镇的主管人员,好说歹说,他就是不盖章。后来看我不走,他才说你们村里到底有多少地?村里都已经领过了,你还来领?
在小杨行政村的前杨村,土地流转经营大户杨先生说:“归根结底一句话,是惠农政策在亳州落实不到位。我们这些土地流转经营大户,根本没有见到过国家给予的任何补助和补贴。国家补贴的拖拉机哪去了?国家补贴的项目款哪去了?保险公司赔偿的救灾款哪去了?我们交的农业保险哪去了?”
土地流转经营大户,已经60多岁的原小杨村支部书记杨丙斋为躲避追债,无奈外出打工还债。卞广亮、尚心安、贾顺华、张奎发、怀峰、仪大彪,他们曾经都是亳州市乃至安徽省的名人,是人大代表、劳动模范、身家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致富带头人、企业家,可如今,一个个都赔在了土地流转的“漩涡”之中。
亳州市谯城区土地流转之后发生的问题,确实让这些土地流转经营大户有点“闪腰岔气”,挣钱的不多,赔钱亏损的很多。
看来,国家出台的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措施和补贴政策,如“种粮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项目补贴”等“应补尽补”,在亳州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搞好土地流转要靠政策到位,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流转土地应给的各种补贴,更要足额及时兑现。
亳州市谯城区900多家土地流转经营大户,95%以上都赔钱,是土地盲目流转的问题,还是经营不善问题,或是政策不落实的问题?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作者 冯国政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流转农民真的赚到钱了吗?:http://www.3jise.com/article/6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