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出台201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可以一窥南京未来发展方向。今后,南京将高标准建成河西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大力开发南部新城,举全市之力把江北新区建设成为新南京发展龙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南京首次明确提到大力开发南部新城,此前几年南部新城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大动作。
高标准建成河西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
未来南京将坚持“适度超前”,注重“规划留白”,为远景发展留出余地和弹性。按照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对南京的特大城市定位,加快构建以主城为核心,以江北新区、东山(空港)、仙林(汤山)为重点的南京都市区格局。未来,南京将高标准建成河西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大力开发南部新城,举全市之力把江北新区建设成为新南京发展龙头,提升东山、仙林、溧水、高淳副城城市功能,城市布局更加优化。
“龙蟠虎踞”受保护老城区内建筑将限高
整体保护老城“龙蟠虎踞”的山水环境及“环套并置”的六朝、南唐、明代、民国等历代城市格局和宫城遗址。保护控制鼓楼—北极阁—九华山、狮子山—石头城、明故宫—富贵山—明城墙—紫金山、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陵园路等重要景观视廊。保护城南、明故宫、鼓楼—清凉山等3片历史城区内现有的空间尺度、街巷格局和环境风貌。
老城区建筑将继续被限高。南京明确,制定“到边到点”的老城规划高度分区图,纳入老城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研究成果法定化。制定出台《老城建筑高度规划管理执行规定》,保持“近墙低、远墙高;两边低、中心高”的老城天际线轮廓,构建“一条环城墙、两条天际线、三个高视点、四条视廊、多条道路景观”的老城风貌结构。
医疗教育向新城区布局
在保护老城的同时,南京还将建设新城。具体包括,加快外围新区建设,合理调整老城功能。老城以历史文化保护、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为主,重点疏解老城工业、医院等非古都核心功能。引导老城内工业用地功能置换,规范和清理低端仓储物流、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功能。推动老城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向新城新区布局。
制定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和试点计划,推进城市成片连片更新,加快实施铁心桥—西善桥、鼓楼滨江、铁北、燕子矶等片区更新改造,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优化片区整体环境,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改善片区基础设施。对仍有利用价值的工业厂房进行功能更新,对老旧多层住宅小区进行功能更新和环境整治。
打造5分钟便民生活圈
在公共服务方面,南京将加强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构建“15分钟社区服务圈”和“5分钟便民生活圈”。
在住房保障方面,未来,南京将创新住房保障实现方式,积极推动公租房保障货币化,因地制宜推进共有产权机制建设,优先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人群,逐步扩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覆盖面。同时,大力推进棚改安居,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完成15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
南京规划建设30个特色小镇
未来,南京将拒绝千城一面,南京规划将把小城镇作为城市重要的发展空间,高标准编制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引导城镇建设有序发展。统筹谋划特色小镇布局,严格控制数量,注重提升质量。强化特色小镇产业特色,优化空间布局,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式的新型产业社区。鼓励有条件的特色小镇按照国家等级景区、度假区等相关标准打造和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服务空间。至2020年建成30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
建成4号线一期、5号线、1号线北延
公共交通出行将更加便利。南京将进一步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加大拥堵节点改造力度,拓宽瓶颈路段,提升道路通行条件和可达性。着力构建以轨道交通和中运量新公交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延伸、出租汽车和水上巴士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至2020年,建成4号线一期、5号线、1号线北延工程,启动2号线西延等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
57条黑臭河道分年度整治
在城市绿化方面,南京将重点开展生态破坏区的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河道整治,对金川河、东风河、响水河等建成区内57条黑臭河道,分年度开展黑臭水体及河道蓝线范围内的环境综合整治。
在空气质量方面,南京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优化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推进四大片区工业布局调整,严格落实控煤措施,强化工业废气、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秸秆焚烧等污染的治理。至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也就是超过262天。
秦淮首出区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意见,专家解读首提——
南京主城“金三角”新城市中心格局初现
南报网讯(记者 韦铭 通讯员 谢江平 孙乐) 秦淮区日前召开的城市工作暨开发建设新城工作大会上,在南京市11个区中首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解决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做好新时期城市工作。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南部新城规划总设计师段进今天在解读该意见时,对主城范围内的发展首次提出新街口、河西、南部新城“金三角”新城市中心论,引起广泛关注。
段进说,南京原是典型的单中心城市。在都市发展区中以主城为核心,而在主城中又以新街口(夫子庙、湖南路)为中心,城市的重心落在中山路一线的中部地带。单中心的结构会给主城的中心区带来巨大压力,不利于交通的疏散和城市空间的控制。江北新区和高铁枢纽经济区的建设是一个新契机,南京主城单中心格局会因此变为一主(新街口)两副(河西中心、南部新中心)的“金三角”多中心格局。
“高铁枢纽经济区今后将是南京主城多中心格局的重要支点。”段进说,依托高铁枢纽经济区,秦淮东部迎来大的发展契机。其区位优势也十分明显,距离新街口仅5公里,约20分钟车程;距离禄口机场40公里,约40分钟车程。这一区域的核心区红花街道,联动区光华路街道,影响区月牙湖街道、秦虹街道,眼下都该有强烈的紧迫感,抢抓这一新的发展机遇。
秦淮区负责人对段进的分析十分肯定,他表示,今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已明确,南京作为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要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好在南京都市圈的核心作用;国务院近期批复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将南京定位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据此我市提出要积极构建以主城为核心,以江北新区、东山(空港)副城、仙林(汤山)副城为重点的都市区格局,同时特别强调了主城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这一发展思路体现的是南京从大城市向大都市发展的转变,是全市发展的大格局。从地理位置上看,江北新区、东山空港、仙林汤山是“大三角”;而在主城范围内,以新街口、河西和南部新城为城市中心,构成了一个“金三角”。
“金三角”如何抢抓新机遇?秦淮区负责人说,“金三角”中新街口代表过去,河西代表现在,南部新城代表将来。其中新街口和南部新城都在秦淮区,但抢抓机遇谋发展的过程,必须在重新审视南京城市地位基础上,进一步认清“金三角”在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认清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以更快更实的行动抢抓好机遇。新街口过去是南京独一无二的商务商贸中心,外地人来宁都要去购物消费。而现在相比于中山东路以北的东北、西北两个象限,业态层次已显落后,如再不加快创新转型,就会被越甩越远,甚至被取代。南部新城是主城唯一待开发土地,相比于河西新城起步晚,但与江北新区几乎同步启动开发。如果秦淮理念不新、标准不高、动作不快,南部新城的发展就难以超越河西,与江北新区并肩。
据悉,在《实施意见》中,秦淮区已提出,要围绕“保护更新老城、开发建设新城”的总体格局,推进“西优、东拓、中融”的梯度式空间整体发展策略,推动新街口金融商务区、老城南文化旅游区、东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南部新城高铁枢纽经济区建设,强化秦淮作为国际商务商贸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中心、文化休闲旅游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高地的地位。同时推进与鼓楼等比邻区域的协同发展,以新街口金融商务区、南部新城高铁枢纽经济区等重点跨界区域和重大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对接合作共建、互利共赢。
>>推荐:秦淮区农村产权交易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6南京及秦淮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http://www.3jise.com/article/6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