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丹巴白云母矿山公园的公园简介及矿业遗迹

丹巴白云母矿山公园于2005年8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历时4年建成,公园总面积546.37平方公里,是全国28家中四川省唯一的矿山公园,是一个以大型云母矿床及采矿遗址为导向的大型综合矿山公园。

一:公园简介

丹巴白云母矿山公园主体由甘地工区、四0三工区等9处规模较大的工区及杨柳坪云母加工厂构成,包含了29个珍稀级矿业遗迹,51个重要级矿业遗迹,13个一般级矿业遗迹,可完整地展示云母矿的发现、研究、勘探、开采、选冶、加工、生产全过程。公园内还设有以矿业遗迹展示厅、地质灾害展示厅、丹巴风情展示厅、多媒体演示厅4个主题展示厅的陈列室。

公园有后山滑坡、根巴沟滑坡、岳扎乡泥石流、巴底乡泥石流等众多地质灾害遗迹,不仅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更是减灾防灾、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二:公园地址

地址: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001乡道附近甲居藏寨内,跨东经101°41′28″~101°58′53″,北纬30°50′16″~31°07′41″,面积约546.37平方公里。

公园东邻四姑娘山,南接贡嘎山,是大九寨环线、大香格里拉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省旅游西环线上的重要承接点和重要景区之一。

三:矿业遗迹

公园内除矿业遗迹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亦十分丰富,拥有“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最独特的地形地貌”梅花状地貌,有笨教神山——墨尔多山,拥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丹巴古碉群,有以浓郁农耕特色为特征的地域藏族文化——嘉绒文化。

丹巴白云母矿是典型和稀有的混合岩化伟晶矿床,科学价值极高。由于公园地处攀西、龙门山、鲜水河三支裂谷系结合部位,变质作用典型,变质带分布多样,白云母伟晶矿的形成与据今约2.08——1.54亿年前的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混合岩化片麻穹隆有关,经喜马拉雅期早期叠加改造热事件最终富集成矿,形成典型的混合岩化成因伟晶矿,世界少见。而丹巴白云母矿如此大规模的混合岩化伟晶矿床,在国内更属罕见。

丹巴白云母矿是我国开发最早的白云母矿之一。其采矿历史可上溯至上世纪初。1939年,丹巴云母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矿产博览会,并引起轰动。从此,丹巴便有“云母之乡”的美称。

我国白云母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居第3位,丹巴云母矿作为我国三大白云母矿之一,经上个世纪50~70年代普查勘探,共圈定花岗岩脉4755条,其中产优质白云母的矿脉426条,白云母矿化脉707条。仅1951年~1988年的38年间,丹巴地区就共采白云母矿17965.3吨。

四:其他地质遗迹

公园在构造上处于丹巴地区南北向构造与金汤弧形构造的复合部位,地质背景复杂,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特别是变质作用典型、变质带分布多样,是四川变质岩研究的重要地区。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便吸引了程裕祺等著名地质学家来此研究。

2003年6月丹巴遭遇了50年一遇的罕见洪水,山洪夹带着巨石翻滚而下,形成了多处泥石流,其中最著名的为巴底乡泥石流。2005年丹巴县城后山古滑坡开始出现复活,威胁到数千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展开了一场保卫丹巴的战役。后山滑坡经工程治理后消除了隐患,宏伟的治理工程同时也成为矿山公园重要的一道风景。

五:建园意义

矿山公园内除矿业遗迹景观外,其他地质、自然、人文景观亦十分丰富,丹巴穹状变形变质体、建设街滑坡治理工程、梭坡古碉群、甲居藏寨等在国内外都极具影响力。丹巴白云母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白云母矿之一,其质量超过印度云母,居世界首位。它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白云母矿之一,其总储量1.8万余吨,据我国第二位。

公园内矿山遗迹类型齐全,分布相对集中,历史文化价值高,系统完整地展示了白云母矿采集、运输过程以及云母矿加工成云母纸、云母板、云母珍珠粉等各环节的主要工艺流程,展示出社会发展各阶段白云母矿采、选、冶等的工艺技术水平和云母的兴衰历史。

若侵犯版权 请来电0731-89821133告知删除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丹巴白云母矿山公园的公园简介及矿业遗迹:http://www.3jise.com/article/6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