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希望运用大数据概念和技术创新农业监测统计工作的思路和办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部门及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简单地说,就是用大数据帮大家做决策、谋生产。
试点目标: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到2019年底,在数据共享、单品种大数据建设、市场化投资、建设和运营机构,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
试点省份: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新疆
各个省份将会迎来哪些变化?
对照下面的内容看看吧!
四大主要任务
一、推进涉农数据共享
试点省份:天津、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新疆
开展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软硬件资源整合和架构重建,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全面的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平台。
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以共享促共建,制定涉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相关标准,深化农业专项数据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作协同。
推动省部农业大数据共建,探索农业部各类统计报表、各类数据调查样本和调查结果、批发市场监测数据、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等开放模式,促进部省之间数据有序共享。
二、开展单品种大数据建设
依托本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服务机制,增强生产经营的科学决策能力。
1.生猪大数据
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生猪价格发现机制,汇聚生猪全产业链数据,通过分析模型和关联分析技术,加强生猪价格周期波动规律研究。
试点省份:北京、重庆重点完善以消费趋势为导向的生猪全产业链数据监测试点,四川重点依托生猪生产及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建设。
一句话:利用大数据描绘和预测生猪价格。
2.柑橘大数据
整合柑橘产业资源数据,结合物联网监测数据、调查统计数据及电商平台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为管理部门决策、生产者经营管理及消费者提供服务。
试点省份:江西重点依托省农业数据云建设柑橘全产业链大数据,重庆重点建设市柑橘产业数据中心。
一句话:柑橘怎么种、怎么买,大数据告诉你。
3.花生大数据
开展花生品种面积、生产资料、气象环境、精深加工、仓储运输、市场价格等数据采集,通过数据清洗、分析、挖掘和服务,指导决策、服务生产、辅助经营。
试点省份:辽宁重点加强数据采集体系、数据处理团队及分析模型构建,吉林以扶余四粒红花生为重点建设大数据支撑平台及统计分析队伍。
一句话:花生种多少、卖到哪,看看大数据。
4.马铃薯大数据
采集马铃薯生产、加工、仓储和销售等数据,结合农业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及预测,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及信息服务。
试点省份:内蒙古
一句话:利用大数据帮薯农看天气、谋产销。
5.大蒜大数据
围绕大蒜生产、科研、消费、仓储、流通、进出口等环节,加强数据采集和分析发布,形成具有权威性的大蒜数据采集和发布平台,引导大蒜生产和市场平稳运行。
试点省份:山东
一句话:知晓大蒜行情,避免暴涨暴跌。
6.绿叶菜大数据
依托农产品价格信息监测平台和蔬菜园艺场田间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打通绿叶菜从生产管理、投入品监管、质量安全追溯、价格行情到补贴发放等业务数据资源,建设绿叶菜生产经营管理地图。
试点省份:上海
一句话:大数据指导绿叶菜全产业链。
7.大闸蟹大数据
结合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电子商务等工作,开展大闸蟹全产业链数据建设,推动大闸蟹智能化生产、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以及品牌建设。
试点省份:江苏
一句话:用数据让大闸蟹卖得顺畅、买得放心。
8.普洱茶大数据
依托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云平台,联合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普洱茶相关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提供产前区划适应性评价、科学育苗选种,产中精准施肥、科学用药,产后市场监测、供需分析等数据服务,建设普洱茶全产业链数据服务平台。
试点省份:云南
一句话:有了大数据,育苗、用药、种植更精准。
三、探索市场化的投资、建设、运营机制
试点省份:河北、辽宁、吉林、江西、广西
探索政府和社会主体合作建设农业大数据的有效途径,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原则,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他社会资金积极投资农业大数据建设。
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制度设计,研究制定服务外包、项目代建的具体措施,以及与之配套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探索大数据建设运营新模式。
四、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
试点省份:河北、辽宁、江苏、湖北、云南
积极探索农业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集成应用,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实现决策的智能化、精确化和科学化。
结合农业物联网、信息进村入户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工作,在测土配方施肥、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机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研发一批有效支撑智慧农业建设的大数据应用系统。
联合政产学研用各方主体,开展农业大数据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大数据关联分析,开发一批分析模型和应用成果。
农业农村迈入信息化时代,想来真是极好的!
提醒:请试点省份认真贯彻落实,抓紧组织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11月21日前报送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反馈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延伸阅读
去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其中提出,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
“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大数据建设,完善村、县相关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基础设施,建立农业农村数据采集、运算、应用、服务体系,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增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
统筹国内国际农业数据资源,强化农业资源要素数据的集聚利用,提升预测预警能力。
整合构建国家涉农大数据中心,推进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涉农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加强数据资源发掘运用。
加快农业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加大示范力度,提升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能力和水平。
农业大数据用在哪里?
以农业生产环节来举例,农业大数据可以用于指导农事生产、辅助农业决策,以此达到规避风险、增产增收、管理透明等预期目标。
通过分析实时环境数据,可以得到农作物当前的长势、地块信息等;通过算法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环境趋势走向,可以得到精确的未来气候走向、病虫害趋势等;通过分析环境数据整体走向,可以得到精确种植建议、管理指导。
试想,如果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气候灾害可以得到规避及有效防治措施,种植方法可以得到有效指导,那么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产量的稳产甚至提高,结合符合当地的种植经验决策,农业种植将不会只是“看天吃饭”,更多的是“知天而作”,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1个省份的种植户、养殖户注意啦! 国家要用大数据帮你们搞生产!:http://www.3jise.com/article/6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