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2016年底青岛脱贫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

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青岛市各级各部门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确保到2016年底,实现市定标准下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让一个农村贫困人口“掉队”;到2018年底,实现省定贫困村和市定经济薄弱村、薄弱镇全部摘帽。

据了解,2014年,全市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省定贫困村200个,农村贫困人口28535户、63887人,插花式分布在85个镇(街)、4330个村。经过近三年时间的脱贫退出、核查排除、识别新增,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还有贫困人口7710户、17974人(其中省定3770户、8487人)。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青岛市建立起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定位相符合的减贫脱贫长效机制,确保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并且不返贫。

高位推进,压实责任。青岛市调整加强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49个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共同担任组长,并多次主持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深入平度市、莱西市的镇、村、户调研和督导。青岛市与区(市)、区(市)与镇(街)逐级签订脱贫责任书和军令状,建立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层层压实目标责任,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镇到村、落实到户到人。

一:立足于扶在“点”上,青岛市把“精准”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

1、在确定扶贫对象方面

青岛市把精准识别与社会管理系统有效对接,建立贫困监测网格化、信息化动态管理机制。如胶州市制定推广“定量模式”,在精准识别的标准化、脱贫退出的具象化、贫困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村级债务化解、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等方面做出探索和实践。“把贫困家庭住房、家电、农机、学生、劳动力等涉及生产生活的指标细化、量化成11大类、73小项,每一项赋予一定的分值,力求能够客观反映一个家庭的贫困状况,实现‘用分值比较,用数据说话’。”胶州市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2、在扶贫资金安排方面

市政府将2016年至2018年3年扶贫专项资金5.52亿元一次性拨付区(市)统筹使用,区(市)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3.47亿元,两级财政专项资金分别比去年增加320%和530%。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落实了分类脱贫措施。同时,在扶贫资金使用上,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贫困对象走。

二:立足于帮在“根”上,青岛市将扶贫工作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

1、在扶贫项目设定上

青岛市因地、因村、因人施策,依托玫瑰小镇、蓝莓小镇等20多个特色小镇,带动154个贫困(经济薄弱)村今年新上187个特色种养业项目,带动贫困户692户、贫困人口1835人。全市有87个村新上光伏扶贫项目,其中即墨市27个贫困村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每年村集体可稳定收入10至12万元。依托全市2700多家农业规模企业和81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将76个贫困(薄弱)村、1340个贫困户纳入合作社,通过吸纳就业、土地入股、集体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薄弱)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同时,以薄弱镇“六项工程”和贫困(薄弱)村“八项工程”为重点,青岛市大力推进了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其中,平度市通过产业带动,使贫困户脱贫增收。该市共梳理出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动力、缺资金等11种类型,结合贫困户实际,采取发展种养业、转移就业、“雨露计划”救助、医疗救助、安排生态公益岗位、低保兜底、爱心认领等7种模式进行分类施策、定向扶助脱贫,其中帮助发展种养业、手工加工业、小商业等产业脱贫2195户、6042人,占总数的70%。即墨市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了个体运输经营、手工加工等小微致富项目,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依托市库存商品直销中心,通过在镇级设立商品直销中心,辐射带动村庄设立了16处直销店,扶持有经营能力的进行经营,先供货、后结算、随退随换,贫困户月收入达1000元以上。

2、在脱贫时间和标准上“率先”。

“青岛市计划到2016年底,实现市定标准下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比国家目标时间要提前,尤其是脱贫任务较重的平度市计划今年10月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青岛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在脱贫标准上,青岛市精准识别对象主要有标准高、范围广、对象实三个特点。结合实际,青岛市贫困人口识别标准确定为4600元,高于国家扶贫标准(2736元)、山东省扶贫标准(3322元),分别高1864元、1278元,让贫困人口实现“两好四保障”,即吃好、穿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养老有保障。

落在“实”上,压实责任,夯实基础,加强基层党建,让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红色引擎”。青岛市把扶贫工作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具体实践,将贫困群众当做亲人,真心融入贫困家庭。青岛市先后出台了《关于率先完成农村精准脱贫任务的意见》,制定了《青岛市农村精准脱贫行业部门分工方案》,细化了部门责任分工,强化督导,搞好结对帮扶,实现了市和区(市)部门单位帮村全覆盖、党员领导干部帮户全覆盖、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促脱贫全覆盖。同时,抓实督查,强化资金管理,健全长效机制。

下一步,青岛市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倒排工期,点对点精准扶贫,逐人逐户精准脱贫。在确保完成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的同时,着眼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采取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对因病因灾返贫、新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识别、及时保障。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6年底青岛脱贫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http://www.3jise.com/article/6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