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山东枣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地貌和主要景点简介

山东枣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南部,枣庄市北偏东8公里,总面积98平方公里。国家地质公园以熊耳山岩溶地质地貌和抱犊崮地貌为特色。

一、名称由来

熊耳山位于因其主峰远看就象一只大熊耳,故称之为熊耳山。据《峄县志 · 山川》记载: “ 熊耳山,城北六十五公里,是巨梁山之右,界碑岭之南,高耸巍峨。周围岩石削立数百丈,唯一鸟道可上。

二、地质地貌

区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有大小山头40多座,海拔在211-584米之间。山系走向大体为北东向,呈雁行状排列。以熊耳山和抱犊崮为依托,集双龙大裂谷、溶洞群、龙抓崖(崩塌)、山泉和最典型的崮形地貌为一体,抱犊崮为第一高峰,海拔584米,自古以其独有的“雄”、“奇”、“险”、“秀”而著称于鲁南72崮之首,被誉为“鲁南小泰山”,今又被誉为“天下第一崮”。熊耳山海拔481米,是一处山东独有、华北罕见的岩溶地质地貌自然奇观。公园内崮峰交错,仿佛一个个正襟危坐的君子,因此抱犊崮古又称“君山”。区内岩溶发育,千奇百怪的溶洞群,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双龙大裂谷天成奇绝,变化奇妙。小石林如玉手擎天,又似莲花绽放,龙抓崖下巨形的灰岩滚石随意堆砌,无不展示出大自然的伟力。更兼山泉淙淙,湖光迷人。构成了熊耳山地质公园特色独具的地质地貌景观。

一些沿构造形成的巨形溶洞则变为令人叹绝的小型峡谷。如熊耳山双龙大裂谷,长约500米,深l0-40米,宽l-l5米。在钟乳石发育的岩壁上可见到构造角砾岩。其谷中有洞,洞中有洞,谷洞中形成的钟乳石千姿百态,蔚为状观。在沟谷中、岩壁上,岩溶裂隙水下渗遇到隔水层涌出,形成众多的山泉。而且由于区内岩石抗风化能力的不平衡性,形成了区内普遍发育而国内外典型的寒武系灰岩桌状山——崮形地貌,也可谓碳酸盐岩奇峰。同时,由于区内构造岩溶发育,上部张夏组灰岩与下部馒头组页岩、砂岩间的差异风化,在地震、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局部山体出现滑坡和岩石崩塌现象,如裂山山谷西侧的滑坡体和东侧的龙抓崖(岩石崩塌)即是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

三、主要景点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登山线路主要有两条:

一条是.由熊耳山东麓或西麓进入,循贯穿熊耳山东西走向双龙路行进,行程约 1、5公里;

二条是,从西麓进入可依次观赏到双龙大裂谷―卧虎洞―黄龙洞等景点,行程约1、5公里。

西线景点

1.龙抓崖

从熊耳山西麓出发,满山遍野布满奇形怪状的巨石。它们大者重达千吨,小者几十吨,石石相叠、错落有致、形态各异,仿佛刚从山顶滚落一般,巨石中还夹杂着零落的石碾和石碓,这里便是典型的崩塌地质灾害遗迹——龙抓崖。

据地质专家初步考证认为:这种崩塌现象是300年前发生的郯城大地震引发了此处的大山崩而造成的。站在巨石之上,闭目凝神,300年前那山崩地裂的轰鸣声仿佛仍然在耳畔回响。传说山脚下曾有一个小村庄在一夜之间被巨石淹没,除了一位外出遛乡的货郎和一只躲在地窖里的猫幸免于难外,其他生灵全部葬身石下。

2.像形巨石

行至山腰,台阶右侧10余米处有一块千吨巨石,被称做“万人抬”,意即需一万人才能抬动它。紧挨台阶有一巨石顶端平整宽阔,像人工搭建的舞台,被当地人称做“戏台”。“戏台”附近有三块巨石名叫上马石、下马石和狐仙石。行家指出:站在此处,驻足南望,对面一座叫馍馍顶的小山丘上有三株松树,相映成趣,构成奇妙的“熊猫食竹图”。

3.狮子峰和玉女峰

走过699级台阶,来到熊耳山山颈处的首段裂谷,长约100米,宽4米,高30米,入口处似一夹道,两壁平岩高耸,仿佛两楼并紧而立。昂头远看,一线青天在上,只堪鸟飞猿跃,人莫妄攀,北壁上有大片石钟乳自上百下似倾泻直流,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有落珠壁、观音庙、卧牛抵石等。南壁有一座高耸山峰,傲然兀立,其岩石大有摇摇欲坠之感,是易发生岩崩地质灾害的景点之一。有趣的是,这座山峰拥有两个名字。从东向西观峰,其形状颇似一尊雄狮,威风凛凛,取名狮子峰。而从西向东遥望,恰似一位长发淑女,翘首顾盼,似在期待远方情人的归来,故又名玉女峰。

4.双龙大裂谷

双龙大裂谷内两条裂隙分别呈东西和南北走向,其中东西走向为主谷,长约600米;南北走向为支谷,长约100米,两谷斜插相连、错落有致,俯看又似两条播云撒雨的蛟龙,故称之为“双龙大裂谷。”

5.卧虎洞

卧虎洞又名溶洞,它是由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到了新生代,转化成“喜山运动”,“喜山运动”所产生的高能水,带走了山洞中薄弱的破碎物,同时溶解了碳酸盐,形成了溶洞的地质现象。

溶洞东西宽15米、高18米、洞深60多米。走入洞内,只见洞门后有一钟乳奇石从西壁伸出,形似猛虎下山,又因此洞在山之阴,有虎踞熊山之意,故称此洞为卧虎洞。洞内九曲八折,高低错落,只见洞顶处石笋、石柱、石钟乳倒挂,千姿百态、琳琅满目。

6.黄龙洞

黄龙洞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游览胜地。那苍苔古径之上,曾留下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的足迹,也激发了他们人生的豪兴。《兖州府志.山水志》载;“熊耳山,峄县北六十里,与滕县接境,其上有黄龙洞,旧传黄龙禅师修真之所”。

东线景点

1.西伽河和牛鼻洞

出黄龙洞洞口,拾级而下至停车场,可看到一株千年古杨,枝繁叶茂、高耸云天。再从熊耳山东麓出发,顺双龙路西行约1.5公里,在熊耳山山脚下可见到一条贯穿东西的大河,名叫“伽西河”。从地质学上讲,由于西伽河支流两岸分布着朱砂洞的灰岩,所以才造就了熊耳山的缓坡地段。

河上横着一道长30米,宽6米,高10米的大桥,下有数个拱洞,河水漫过,形成一道几十米宽的水帘,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煞是壮观。河水常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山峦、浮云倒映其中,山风袭来,使人顿生惬意。沿坝涉水过河,步行半公里,对面山麓的石壁下便是牛鼻洞。

2.龙床风光

龙床风光由龙床瀑布、龙床奇石、龙床峡谷三部分组成。

龙床瀑布宽35米、高13米,远远望去,似白色绸缎悬挂山涧。瀑布之上,水绿如蓝,两岸美景倒映水中,如诗如画。瀑布之下流水潺潺,花岗岩石光滑洁净,水中游鱼清晰可见。瀑布南侧山壁下方有一方形巨石,长10米,宽5米,石面平整光滑,瀑布顺石而下,形成一面小瀑布,与大瀑布交相辉映,相映成趣,此处便是传说中的“龙床”。

若侵犯版权 请来电0731-89821133告知删除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山东枣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地貌和主要景点简介:http://www.3jise.com/article/6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