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台山风景区,公园包括花果山、渔湾—东磊2个园区组成,界定面积29.9km2,公园地处苏鲁造山带的东部,区内主要地层出露为新太古代-中元古代,地层岩性均为变质岩,片理、片麻理发育。经历漫长的地质演化和三叠纪再造山作用,地质公园区域内形成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地质遗迹自然景观。
一、地质地貌
公园以典型的海蚀遗迹地貌景观、滑坡域崩塌等环境地质遗迹为特色,地质遗迹景观分为典型地质剖面、地貌景观、环境地质、国家级地质遗迹、水体景观四大类,共85处地质遗迹,国家级地质遗迹3处。特别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成层海蚀洞是研究50年来海平面变化的重要依据,实属国内罕见。崩塌与堆积形成的东磊石海是国内规模仅次于翠华山的山崩环境地质遗迹。
二、主要景观
据悉,由于云台山脉位居横贯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上,郯庐断裂带又从我市西部马陵山区穿过,云台山的混合岩和变质岩的地质特征非常典型,类型发育比较齐全,留下了众多的地质遗迹,而且该地区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具有相当的观赏性,如洞穴、奇石、天生桥、一线天、山谷等,同时,作为江苏省最高峰的玉女峰也在花果山。
玉女峰是可观赏的第一个景观。“花果山由12条山脊、88个山峰组成,其主峰即为玉女峰,海拔624.4米,是云台山的顶峰,也是江苏省的最高峰,作为地质公园,这是首先的看点。”该工作人员说。
单面山地貌是地质公园的又一个看点。单面山又称半屏山,是一种地形地貌景观,指一边极斜、一边缓斜的山。其通常由于原本倾斜排列的岩层,上层岩石较硬、下层岩石较软,受到风或水的侵蚀之后,软的一边的地层受到较多的侵蚀,形成较另一边陡的坡度,因而形成单面山。
山顶“遥镇洪流”四个字所在岩体为发育的节理。“节理是花果山地区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也是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花果山的这组节理为风化作用、山崩形成的非构造节理,呈东北向,长约300米、高20—30米,形成了断裂悬崖。
在花果山地质公园,洞穴与瀑布奇观也是值得一看的地质景观,著名的水帘洞就是花果山天然洞穴的代表,它处于断崖的石壁间洞口,洞口呈“人”字形,为水体瀑布景观。花果山地区节理裂隙发育,降水在山顶瑶池汇集后于此处流出形成瀑布水体景观。
山海相依是港城的代表性风景,而花果山上的海浸石则是这一风景的最好证明,原本呈尖棱状的岩石在海浪的作用下逐渐被磨圆,岩性稍软一点的则被冲刷,形成海蚀坑或海蚀洞。在花果山地区共存在7个不同海拔高度的海浸石或海蚀洞穴群,代表了近50万年以来,至少发生过7次较大规模的断层构造抬升作用。
在花果山上,不仅有自然洞穴,而且有崩塌形成的洞穴景观,这就是七十二洞,这是岩石中节理和小断层发育,长期的风化作用又使得岩石支离破碎,在地震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岩石极易崩落,降水则使得已崩落的碎石堆进一步失稳而形成崩塌堆积洞穴群,石崖交错垒叠成洞,洞穴一个连一个,总称七十二洞。
山上唐僧崖是地质景观中的帚状节理,是受节理控制,山体崩塌后留下的一个崩塌悬崖,崖上有一尊天然形成的唐僧石像,石像身上长条形图案的袈裟是由平行的走向近东西倾角75—-80°的帚状节理构成,形成唐僧崖的陡壁是与片理走向相近,而与地层倾向相反倾角55—80°两组节理所造成。
在三元宫停车场附近,我们可以看到有趣的石香肠。据悉,石香肠在地质学上称为香肠构造,是由于岩层受到垂直层理的挤压力作用时在顺层方向上产生单向或双向的拉伸,当弱岩层发生塑性流动时促使强岩层发生破裂而形成的。从剖面上看,这些块段很像并排串列的香肠。
此外,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内,云台山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与地震等外动力地质作用,许多山峰崩裂,乱石滚到了山坡上,经过日晒夜露和风霜雨雪的磨炼,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怪石景观,也非常值得一看。
若侵犯版权 请来电0731-89821133告知删除!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地质地貌及主要景观:http://www.3jise.com/article/6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