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园简介
青海省久治年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2238平方公里。年宝玉则,又称果洛山,位于班玛县东部,属巴颜喀拉山,是青海果洛草原的一座神山。长40公里,宽25公里,由无数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主峰5369米,相传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因而备受尊崇。 主峰海拔5369㎡,冰川面积7-8平方千米,360个冰川湖泊各具景观。年宝玉则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十二条旅游登山精品线、“中国大香格里拉”十大精品旅游区,是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二、景区地址
青海省久治县索呼日麻乡、白玉乡境内
久治县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辖县,青海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位于州境东南部,地处青、川、甘三省交界处,东南与四川省阿坝县毗邻,南与班玛县相连,西与达日县相邻,西北濒临黄河与甘德县隔河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玛曲县接壤。
久治于1955年3月建立久治县人民政府,辖5乡1镇。总面积8757.25平方公里。
截至2012年久治县总人口有2.6万,主要有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土族等民族,其中藏族2.4万人,占总人口的95.6%。久治县内有藏传佛教寺院10余座。
2013年,久治县地区生产总值2.69亿元,同比增长9.3%。
久治具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年平均气温0.1℃,低于0℃的寒冷期长达184天,其中低于-10℃的严寒期达到131天。年日照时数2084.5-2509.5小时,是青海省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区。降水充沛,年均雨日171天,降水量在764.4毫米,居青海省之冠。
三、主要景点
1、果洛山
果洛山即年保玉则。青海省久治年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2238平方米。年保玉则,又称果洛山,位于班玛县东部,属巴颜喀拉山,是青海果洛草原的一座神山。长40公里,宽25公里,由无数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主峰5369米,相传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因而备受尊崇。主峰海拔5369㎡,冰川面积7-8平方千米,360个冰川湖泊各具景观。
2、白玉寺白玉寺建于1857年,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县城西南,川藏公路北线和南线之间,70年代末公路才修到县白玉寺城,距成都991公里背靠灌木丛生的石山,面对清澈明静的俄科河。寺院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造型精美,雄伟壮观。主要建筑有经堂七座,佛殿三座,灵塔三座,大型转经房八座及僧舍等,有僧众千余人。
四、旅游要点
门票价格:60元/人 优惠门票30元为本州游客 本县10元
开放时间:早6;00-晚18:00
停车场信息:年宝玉则地质博物馆前,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
季节特色:春夏秋冬,格局景观,鲜花烂漫,冬季飞雪,打雷,冰川地貌
提示服务:4-10月气温5-20度 冬季寒冷
常设旅游活动:摄影节,年宝玉则赛马会,年宝玉则旅游节,登山。穿越,转湖,煨桑祭祀,自驾车,骑游队穿越。
五、饮食特色
肉是牧区藏族主要食品之一。藏族食肉以牛、羊肉为主,偶尔也食野牲肉。一般不食马、驴等奇蹄类动物的肉,也不食鱼、虾、禽等。食用时,用手抓起一块肉,拿出随身携带的藏刀割食。这种吃法俗称“手抓肉”。
奶食、饮料
牛奶是藏族生活的必需品。每年5月底至10月底为产奶季节。牦母牛年平均产奶250公斤,犏母牛年平均产奶431公斤。挤奶时先放牛犊吸吮,诱使奶牛下奶后开始挤奶,一般早、晚挤两次,也有早、中、晚各挤一次。
米、面食
青稞炒面,藏语称“糌粑”将青稞放入锅中炒熟,用手推小石磨或磨面机磨成面粉即成炒面。青稞炒面是面食中最耐饿的食品之一,制作容易,食用方便,是藏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藏族群众为了保持青稞炒面的新鲜清香,一次磨够吃几日的,吃完再磨。
若侵犯版权 请来电0731-89821133告知删除
>>如有久治县农村产权交易问题,请咨询久治县农村产 权交易。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青海久治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简介、主要景点及饮食特色:http://www.3jise.com/article/6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