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国家公布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供应过剩或将恶化

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7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6年水平不变

中国无疑不需要更多小麦库存,但中国当局最新的定价,几乎可以确保让中国的供应过剩情况,至少在明年继续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负担。中国有关部门已将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设定为每吨2,360元人民币(349.18美元),与之前两年持平,尽管国际小麦价格已较2014年末的水平下跌至少20%

这确保中国有关方面将以每蒲式耳9.50美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小麦。这是自2007-08年出现大宗商品泡沫以来,在自由市场从未见过的价格水平。相比之下,美国俄亥俄托莱多的软红冬麦实货价格接近每蒲式耳4美元或每吨147美元。尽管与中国的小麦产量和消费量相比,中国的小麦进口量不算大,这样的支持价也没法和中国的小麦进口价相比较。2016年9月,中国在国际上进口小麦的价格为每蒲式耳6.44美元,远低于一年前的8.15美元。

中国在2006年引入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旨在保护农户免受损失,力争实现农产品(行情000061,买入)自给自足。在2005-06年底,中国的小麦库存降至23年来的最低水平。但目前来说,国内小麦库存至少是2006年的三倍。美国农业部(USDA)估计的小麦库存为创纪录高位的1.11亿吨,但一些机构认为可能高达2.50亿吨。

中国的小麦库存已人为地提高了全球小麦供应量,鉴于2017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也维持不变,这一问题将持续下去,甚至会更糟。

超过85%的中国小麦消费用于食用、种子和工业用途,但这三大类的使用量30年来一直维持在约1亿吨左右。

中国小麦的其它用途是饲料,过去10年使用量大幅增加,但由于其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对总体消费量影响有限。近些年,饲料小麦一直在与大麦、高粱、玉米及玉米干酒糟(DDGS)进行竞争。但由于小麦和稻米仍受政府保护价的制约,因此它们的竞争力不如其他产品。

从一年前开始国内玉米价格大跌,当时中国政府首次下调了收购价格。自3月完全取消最低收购价以来,玉米价格继续受到压制,越来越远低于小麦价格。在下调玉米支持价的同时,中国政府称将评估小麦和稻米政策。不管评估与否,中国都已决定维持明年小麦政策不变。可替代粮食的价格下降,加上中国饮食结构中蛋白质增加,意味着人类或动物的(小麦)需求都不会明显增加。

鉴于中国没有减少2017年收成的小麦种植面积的动机,假定没有天气方面的困难,产量可能仍处在过去三年相对平稳的水平。过去八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基本持平。由于没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小麦产量和使用习惯未来一年会发生变化,甚至忽略掉中国消费下滑的情况,中国可能让本已臃肿的全球小麦供应增加约1,500万吨。

实际上,因为产量没变,所以2017-18年中国小麦库存几乎不可能下降,除非中国突然改变小麦出口方面的主意,就像最近对玉米做的那样。很多粮食市场分析师都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将包括中国和剔除中国后全球供需预估作对比。这种双重方法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否则世界小麦贸易可能出现察觉不到的下滑。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国家公布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供应过剩或将恶化:http://www.3jise.com/article/6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