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农村土地流转,为何信贷难“转”

截止到9月底,江西省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证书发放率达到95.7%,不仅带动了全省农村土地流转率提高到36.2%,而且还促进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工作的开展。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农村土地经营权要从土变成金仍然有很多难题摆在面前,土地经营权如何认定价值?抵押贷款风险如何防控?怎样设置更合理的贷款流程?请听江西台记者李俊采写的新闻广角:《土地流转,为何信贷难“转”》。

钟光平是永丰县佐龙乡光平家庭农场的农场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当年,钟光平流转土地600亩,种植西瓜、辣椒、毛豆等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农场规模扩大到1000亩,纯收入达200万元。但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大,行业标准的不断提高,现有基地的技改和扩建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我们农场的资金需求量还是挺大的,比如我们做一亩钢架大棚需要投资1万1千元钱,我今年就打了300多亩钢架大棚,总共投资300多万,这样我们一下子拿这么多钱是有困难。”

跑了好几家银行,结果却因为土地是流转过来的,银行根本不愿意贷款。最后还是通过县农业局出面才获得了财政惠农信贷通的支持,解决了资金难题。

“我现在贷款主要是财政惠农通,我今年贷了200万,力度还可以,我希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早日实施,这样就增加了我们的贷款渠道,更解决了我们农场资金不足的问题。”

像钟光平遇到的情况在我省并不少。今年以来随着我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全面推进,有力的推动了土地流转。目前,全省土地流转率从去年的21.7%提高到36.2%,专业种养大户达到5万多户,农民合作社达到3万多家。不断涌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快速发展中遇到的最大、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省农业厅副厅长刘光华:

“由于财政支持力度有限,政策覆盖面较窄,日益增长的三农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省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开始启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安义、新干县、信丰县等10个试点县,今年前7个月发放了121笔贷款,贷款余额为9384万元。看起来还不错的成绩,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试点县之一的信丰县,今年3月30号启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以来,目前只完成了13笔,共计300多万元的贷款,比起更受农民喜欢的小额信贷等其他产品,反倒成了“非主流”。

为什么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会推行难?首先是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价值评估难以精准,信丰县目前有耕地面积40多万亩,按当前市场行情,土地流转价格是平均在每亩225元左右,但是每块土地都有它的特殊性,评估标准不一,直接影响到贷款数额的多少。信丰县农商银行三农事业部副总经理罗恒威:

“当前该类贷款评估会将地上附着物一并评估,因无统一标准,各乡镇水平不一致,导致地上附着物评估不一致。”

再加上我省土地分散,往往一个大户的土地流转就涉及几十户,尽管政府印发了规定制式的土地流转协议,但实际中农户多用自行手写的协议,并没有录入农业部门联网。这些给大户和银行造成了极大不便。安义县农业局总农艺师张可钱:

“一有纠纷,没有凭据,说不清楚,也解决不了,只能通过协商。土地流转权证融资这块还有困难。”

除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前的评估难,流转不规范,抵押后,银行也有担忧,土地经营权不同于房产等固定资产抵押物,一旦违约如何变现?流转土地上的附着物归属如何划分?现在农村土地流转承包协议多为一年一签,当出现风险进行处置时,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价值折损甚至经营权过期怎么办?信丰县农商银行三农事业部信贷员赵力:

“土地流转权拿来抵押,很难认定他的价值,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对土地流转权抵押后进行处置,不能改变所有权性质和用途,一旦经营户出现贷款违约,怎么办。”

种种顾虑直接导致了银行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大户申请经营权抵押贷款审批程度复杂,时间长,而这些繁琐的过程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大户也不愿意跟银行打交道。信丰县大阿镇永青蔬菜基地负责人黄永强:

“政府出台这个政策是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银行在放贷过程中会考虑风险,在实际操作中流程多、手续杂,办下来的时间长,往往是我们在需要用的时候,却办不下来,影响我们的积极性。”

更何况现在农村活跃着像农村小额信贷这些更成熟、更便捷、利率更低的信用贷款产品,像信丰县就开发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等量身定做的信贷产品。信丰农商银行三农事业部副总经理罗恒威:

“授信额度有限,承包百亩土地已是大户,按百亩计算,最高可授信额度仅2.4万元,当前我行小额信用贷款户均金额已达4万元。”

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就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农村土地的价值,如何破解目前存在的政府中间热,银行、土地流转大户两头冷的难题?信丰县农商银行三农事业部信贷员赵力认为,首先政府要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后各方的利益。

“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和土地经营权争议仲裁机制,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服务,明确大家相关职责,像土地流转供求登记和信息发布,对土地流转跟踪服务,调节纠纷,维护土地所有者、承包者和经营者三方的合法权益等。”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后,政府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风险担保也能有效化解银行顾虑,像湖口县对农村土地流转50亩以上、流转期限3年以上,种植水稻、棉花、油菜、蔬菜等大宗农作物的农户,对这些经营大户在银行的贷款进行担保。湖口县农业局局长饶友平:

“我们政府拿一部分担保风险基金,假如我们给100万担保风险基金,银行部门就给我们800万贷款,消去金融部门一些顾虑。”

饶友平认为,一方面要消除银行的顾虑,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村土地规模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出现贷款还付不了的风险。

“像我们现在实施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新的品种推广,都是给他们补贴,所以给他们成本有40%50%的补贴,所以老表也愿意种好自己的土地,提高种田的效果,这样他有钱了,他就不会欠银行的钱。”

各位听众,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富,现在的情况是农民空有金山却难以开发。面对困境,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出台各项措施,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其实作为市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积极参与进来,在兼顾自己的利益的同时,可以大胆进行金融创新,找到化解风险、多方共赢的办法,为解决农村经营主体扩大再生产、农村地区消费升级和农民自主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短缺,提供一个新的途径。唯有源头活水来,无论是政府、金融机构,还是经营主体,都需要顺应新情况,寻找新办法,“点土成金”并非不可能。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村土地流转,为何信贷难“转”:http://www.3jise.com/article/6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