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境内,以乌蒙山顶峰及其东坡高原喀斯特地质为特色,拥有新生代以来各个时期形成的各种类型的喀斯特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是世界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区,被地质学专家和学者誉为“一座大型的地质博物馆”。
一、公园介绍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滇、黔、川、桂”四省结合部。以乌蒙山顶峰及其东坡高原喀斯特地质为特色,以北盘江喀斯特大峡谷为主体,拥有青藏高原东坡新生代以来各个时期形成的各种类型的喀斯特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区内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遗迹、山原地貌、构造遗迹、古生物化石与古人类遗址构成了园区极具特色的景观。特别是不同时期不同地质地貌条件下形成并发育的喀斯特地质现象,是世界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区,被地质学专家和学者誉为一座大型的地质博物馆,是研究喀斯特的一个十分理想的场所。
二、景点位置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钟山区。
三、主要景点
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包括北盘江峡谷和碧云洞溶洞群两个园区,另划定韭菜坪、天生桥、阿勒河、新民化石遗址和大洞古人类遗址等景区。
北盘江峡谷园区
以北盘江峡谷为主体,包括六盘水市南水城峰林景区,北盘江峡谷景区 、发耳三个屯旋卷构造台地景区、坡上牧场(玄武岩方山地)景区、六车河峡谷景区、格所河峡谷景区及白雨竖井、花嘎天坑等景点组成。
园区入口设在水城公路进入园区的位置,园区范围北端地理坐标东经104°45′,北纬26°37′;南端东经104°52′,北纬26°05′;西端东经104°37′,纬26°11′;东端东经105°0′,北纬16°08′。园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碧云洞溶洞群园区
碧云洞溶洞群园区以盘县城关镇西南山地为中心,向南至水塘镇丹霞山,向东至武英乡,以喀斯特洞穴和山地为主要景观,包括碧云洞、丹霞山等。
其地理坐标是北端东经104°44′,北纬25°38′;东端东经104°50′,北纬25°47′和南端东经104°37′,北纬25°40′。园区面积约88平方公里。
主要景点
洞穴景观
碧云洞:“曲洞吞溪十里幽,一方佳丽冠南州”的碧云洞位于盘县城关镇南1公里处,碧云洞长2281水。碧云洞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远在明洪武14年(公元138年)前,碧云洞就成为人们游览胜地。著名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徐霞客曾来此考察并留有十分详尽的文字记载。
碧云洞的形成受一条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逆断层控制。断层破碎带及附近派生的构造发育地带透水性极好,地下水溶蚀强烈,侵蚀极强。有利的地质因素及气候环境因素,使碧云洞成为仍在发育的伏流。
脚踩洞:脚踩洞位于盘县保基乡格所河伏流的中段,是伏流河中段洞穴顶拱塌陷形成的垂直溶斗。脚踩洞深200余米,直径100余水,因远看形似一巨大脚印,故称脚踩洞。站在洞沿,望百米绝壁,听洞中水声轰呜,胆大者产生下洞探究之心,胆小者吓得魂飞魄散。
站在脚踩洞边抬头望,见对面山顶有一穿洞透光,人称“枪打眼”。回头看,山顶石裂两半人呼“刀砍山”。
星宿洞:星宿洞位于盘县城关镇南3公里,有两洞口,二者差高差近50米,洞内钟乳石、石柱、石幔等沉积物十分发育,洞内方解石结品纯净粗大,灯光下星光闪闪,故洞穴总称星宿洞。
星宿洞是碧云洞的上层洞穴系统,位于洞穴北侧的支洞--蝙蝠洞内巨石的剪切,石柱的纵向劈裂及倾倒断裂的石柱等现缘记录了古代地震的信息,是难得的地质遗迹。
峡谷景观
北盘江峡谷:北盘江为六盘水境内最大河流,属珠江水系,从山顶至河面的高差达1200~1700米,因此构成雄壮,惊险的峡谷地貌景观,两岸壁立,河谷狭窄,俯视峡谷,惊人心魄,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六车河峡谷:全长约20公里,为北盘江一级支流,河谷深切可达1000米左右。北岸山地发育有巨大的花嘎溶斗,此外还发育有竖井、溶洞等。
阿勒河峡谷:河流两岸的山地高程1800~1900米,峡谷高200~300米、水流清澈,两岸植被茂盛。在出水洞以上,有700米的地下河,现已开辟为游览区,是很好的科普教育和旅游景区。
草原景观
坡上草原风景名胜区:位于盘县四格乡、坪地乡境内,距盘县县城红果仅20分钟车程,距沪昆高速铁路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草原总面积20万亩,是西南地区海拔最高的草原。
山原景观
韭菜坪:山体由石碳系灰岩组成,山顶平坦,为宽阔完好的夷平面。
其上保留有最老的石林地貌,植被茂盛,以箭竹、灌木丛为主,野生韭菜高大,叶子宽厚,可以食用,是很有价值的基因资源。
八担山梁子:由几个顶面平坦的山峰组成,有百羊山、八担山、铜鼓山、大老地、大岩洞等,高程均在2000米以上,最高2558米。主峰八担山巍峨屹立于群山之中,夷平面平坦宽阔,植被为草地,已开发为牧场,是本区主要的畜牧业基地。盛产各种名贵药材,自然环境保存较好。
发耳旋转构造山地:主要由三个四周陡峭,顶面比较平坦的台地组成,当地方言称之为屯。三个屯成为山地中三个突起的台地,四周陡峭,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台地顶面。登上台地则豁然开朗,自然环境良好,风景幽美,犹如“世外桃源”。
水城天生湖景观:蛋形湖面直径180米,周长752米,最深处约36米。水质清澈呈监色,水中杂草丛生,四周林木茂盛。
喀斯特景观
水城峰林-溶盆地貌景观:为市政府所在地,位于一长28公里,宽2~3公里,面积60-70平方公里的溶蚀盆地中,108座溶盆锥状峰林环绕四周。秀丽的高原喀斯特山水景观已具备了公园城市的雏形,“地质公园中的城市”正逐步建成。
水城花嘎溶斗:椭圆形溶斗顶部长轴直径960米,深250米,发育于中上石炭纪碳酸岩中。该溶斗为国内开口最大的溶斗,就其规模而言属世界奇观级。
水城金盆天生桥:发育在中三叠纪碳酸盐岩中,是昔日暗河通道洞穴坍塌后残留洞段。桥高136米,跨度60米,顶拱厚15米,桥面长30米。据中外岩溶地质学家考证,金盆天生桥为世界上最高的通公路天生桥。
盘县碧云洞洞穴系统:碧云洞与其高层洞穴星宿洞、凉风洞、蝙蝠洞属同一洞穴系统,洞穴总长达4740米,是国际旅游洞穴协会会员洞穴,是我国著名游览洞穴。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有1200字篇幅描述洞穴形态及钙质沉积物,洞外多著名古迹。
盘县格所河伏流与洞穴:格所河于落水洞潜入形成7公里长的伏流,落差达180米,伏流上的天窗冲天眼竖井直径约200米,深度亦近200米,极为壮观。伏流出口洞穴可乘船溯水进洞。白雨竖井:最终深度达56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竖井,可用单绳一绳到洞深424米处仰望天空。
四、人文景观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境内聚居着苗、布依、彝等许多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夜郎文化、红色文化、古城文化等无不历史悠久。游人至此,在不同的时间可参与不同的民族节日,苗族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为跳花节、五月初五为赶花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的火把节;还有彝族傩舞,俗称跳神,无不令人眼界大开。
此外,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境内的红色文化也由来已久。位于盘县老城的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曾系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指挥部驻地。原为国民革命军1928年修建的武营,俗称九间楼。1936年3月底,军团领导人在此举行了盘县会议,决定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后来此处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周围景点推荐
麒麟公园:约0.2公里
凤池园:约0.9公里
龙凤地宫:约2.8公里
若侵犯版权 请来电0731-89821133告知删除
内的红色文化也由来已久。位于盘县老城的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曾系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指挥部驻地。原为国民革命军1928年修建的武营,俗称九间楼。1936年3月底,军团领导人在此举行了盘县会议,决定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后来此处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周围景点推荐
麒麟公园:约0.2公里
凤池园:约0.9公里
龙凤地宫:约2.8公里
若侵犯版权 请来电0731-89821133告知删除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贵州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及主要景点推荐:http://www.3jise.com/article/6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