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农民晒粮难 秋收季节如何破解晒场难题?

眼下正值秋收季节,水稻、黄豆、玉米等秋熟作物收割后,必须经过晾晒才能颗粒归仓。很多农民苦于没有晾晒场地,只好将粮食摊在公路上晾晒。这不仅影响交通,而且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很多农民朋友明知这样做有危险,却又苦于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解决“晒粮难”的问题。

近日,记者途经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的发展大道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在马路边晒水稻。询问得知,这位名叫徐维贞的农民家住苏黄村,距离发展大道约有两公里。“家里实在找不到地方晒粮食,前些天总是下雨,水稻没收上来就发芽了。趁今天有太阳,我把家里几千斤水稻都运到这里来晒。”徐维贞说,他们村里很多人家都是在公路上晒粮食的。

在宿城区蔡集镇境内的宿邳路边,记者看到沿途道路两边摊晒的粮食连绵不断,农民们还不时用耙子翻动占据半幅路面的粮食。有的农民为了将粮食与过往车辆隔开,还在粮食旁边放置树枝、石块、酒瓶等障碍物。有人一边晒粮一边来回走动,有人还坐在粮食边休息,而过往车辆就在身旁穿行,非常危险。一位驾驶员抱怨说:“本来公路就不太宽,晒上粮食更加狭窄,车子不得不轧着粮食走,这样的粮食被车轧来轧去还能吃吗?”

记者了解到,一些主干道如此,乡村水泥路更是晒满了粮食。“我们也知道不准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可不到公路上晒,我们又能去哪儿晒?”宿豫区豫新街道村民张三说,过去村里还有打麦场,这些年来,打麦场不是被复垦了,就是被开发利用了,村民们只能到公路上来晒粮。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公路。”《中华人民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那么,如何才能破解农民“晒粮难”?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汤从学对记者说,“大集体”时代的晒场早就没有了,家家户户的庭院要么建满了,要么栽上了绿化树,的确没地方晒粮食。如果集体打地坪做晒场又涉及到土地性质问题。

针对农民春秋两季“晒粮难”问题,汤从学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集体建烘干设备,这样既解决了占用土地问题,又解决了阴雨天气没办法晾晒问题。据他介绍,三棵树乡大华村就有万亩粮田烘干设备,那里的农民从不为晒粮而发愁,他们的做法值得推广。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民晒粮难 秋收季节如何破解晒场难题?:http://www.3jise.com/article/65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