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2017年玉米补贴政策传言:国家或再增加两项玉米补贴

对于玉米种植户来讲,最关心的莫过于玉米最新价格和2017年玉米补贴最新消息,国家对粮食种植者有没有什么补贴政策,以下报道为传言,尚未证实,仅供参考:

【东北玉米运费补贴】

市场传言国家近期将出台相应政策,支持东北四省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之外的其他27个省份到东北地区采购粳稻和玉米,运回本省销售、加工或转为储备的,财政给予每吨140元一次性费用补贴,促进北粮南运,形成全国粮食一盘棋。

特别是9月21日起交通部下发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正式执行,变相提高了公路运费,此项补贴如顺利推出,将可以抵消对玉米运输的不利影响。

【东北玉米深加工补贴】

截至11月25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1740万吨。其中:内蒙古收购208万吨,辽宁466万吨,吉林331万吨,黑龙江736万吨。

各省玉米收购补贴政策

1.辽宁

辽宁于11月1日发布《辽宁省2016年新产玉米收购加工补贴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产品为淀粉、淀粉糖、氨基酸、化工醇、酒精等,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并符合就地采购、自建仓储设施等,可享受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100元/吨。

据悉,辽宁省财政已安排预算内资金1.2亿元,预计收购加工新产玉米12亿公斤。

2.吉林

吉林于11月1日发布《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财政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省内规模以上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给予每吨200元补贴,补贴时间从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

3.黑龙江

11月21日,黑龙江印发《关于做好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2016年新产玉米补贴工作的通知》,决定对省内规模以上玉米深加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收购加工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给予补贴,切实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卖粮难”。此次补贴的对象为,2015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或具备年加工能力10万吨及以上,生产淀粉类或酒精类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标准为,企业在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收购入库,并于6月30日前加工消耗的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每吨给予300元补贴(标准水分)。

今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9662万亩,预计总产量1000亿斤左右。据悉,今年省内加工和饲料转化消耗玉米总量约420亿斤,综合预计,将有580亿斤左右玉米要销往省外。

4.内蒙古

内蒙古将对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新产玉米给予200元/吨的补助。中央、自治区、盟市及旗县财政按4:3:3的比例出资。据悉,今年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量预计475亿斤左右,商品量大约400亿斤。

根据以上数据估计,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今年需要准备的补贴金额分别为0.85亿元、2.67亿元、0.54亿元,4地区一共需准备补贴金额5.26亿元。

拟对在2016/11/1-2017/3/31期间加工企业收购入库,并经审核最终是由企业自用加工的玉米给予奖励。

2016年东北地区如出台加工补贴政策,补助标准由有关省区根据玉米收储形势,加工能力,财力可能等确定,中央奖励标准同地方补贴挂钩,中央财政补贴标准拟定为地方财政的1/3,并按最高不超过130元/吨掌握。

之前也一直有媒体爆料,将给予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玉米加工补贴,金额是深加工企业每加工1吨玉米国家补贴100-130元,省政府配套补贴200-260元,补贴时间是半年潮粮期。

 

2017种玉米还得多关注以下几点:

1.推进玉米种植结构性改革

玉米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即减少普通玉米,增加青贮玉米和特色玉米的种植面积,是玉米种植的一条出路。

据了解,在玉米的消费结构中,普通玉米占大多数,我们需要引导农民调减普通玉米种植面积,推动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推动玉米等作物改粮用为饲用,在适宜地区改种粮食作物为种经济作物,改种养分离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逐步压减籽粒玉米,用于发展青贮玉米和大豆、谷子、花生等作物。

2.提高产量才是硬道理

对种植普通玉米来说,出路在于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让农民种玉米赚钱。同时,加快培育推广能直接收玉米粒的品种,让农民像收小麦一样收获玉米籽粒,实现玉米种植收贮的全程机械化,也能进一步节省劳力,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加快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化种植,通过大幅度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让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种玉米能赚钱,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3.采用一增四改”模式

一增四改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该项技术是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在调查分析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和国际玉米增产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近年玉米最新科研成果集成的综合玉米增产技术体系,近年来增产效果显著。

一增——增密度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即根据品种特性和自然生产条件以及产量目标,因地制宜将现有生产上偏低的种植密度普遍增加。

国内外科研和生产实践均表明: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抓手。玉米亩产量的构成是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在单株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亩穗数越多,产量越高。

玉米是单秆作物,不像小麦、水稻那样可以分蘖,一般每株玉米只能收获1个果穗。因此,在影响玉米产量构成的要素中,密度最易受人为栽培措施所影响,只有在播种、定苗等环节中合理操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密度,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则受到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因此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抓手。

四改——①改种耐密性高产品种

耐密型品种不完全等同于紧凑型品种,耐密型品种是紧凑型玉米品种的进一步发展。耐密型品种首先要具有适宜密植的形态特征,即具备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小雄穗、坚茎秆、开叶距、低穗位和发达根系等形态特征,还能密植(5000株/亩)而不倒,果穗全、匀、饱,无空杆,还要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耐阴雨雾照能力、高密度适应范围和较强的施肥响应能力。种子选用及处理。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残粒和病粒,经筛选的种子应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精选后的种子应进行包衣,以增强种子活力,防止病虫损害。确保种子纯度≥98%,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13%。

四改——②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

通过大小垄种植和合理密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作物生长的边际效应,使玉米单株与群体协调发展,同时便于田间管理,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减少粗缩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大幅度提高密度、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时,一般大行距为70~80厘米,小行距为30~40厘米,播种深度为3~5厘米,可适当延迟玉米收获的时间。

四改——③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

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作物需要合理地搭配肥料种类、比例、数量、时间等;采用地表撒肥等不合理的施肥方法,引起大量的挥发和流失,肥效不高。改配方施肥一是要按照作物需要和目标产量,科学合理地搭配肥料种类和比例;二是要把握好施肥时期,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在需肥关键时期集中开沟深施,科学管理;四是水肥耦合,以肥调水。

四改——④改半机械化种植为全机械化作业。

推广玉米机械化作业,即耕地、播种、施肥、中耕、除草、收获等各个农事环节实施机械化作业。通过机械播种可以提高播种质量、加快播种进度、增加适期播种比例和出苗均匀度,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壮。通过机械收获可以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玉米行距,并对玉米品种的抗倒性、整齐度和适期成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简化作业环节,提高作业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而且提高秸秆还田,培肥地力,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7年玉米补贴政策传言:国家或再增加两项玉米补贴:http://www.3jise.com/article/6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