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农业补贴将会大改革,未来这些补贴将增加,农民却难拿到!

随着如今农村经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的提出,未来将会在农业发展方面给予极大地扶持农业补贴将会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那未来哪些补贴将会增加呢?农民们能拿到吗?

一直以来农业补贴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最后的保障,随着新的政策提出,未来农民在小麦、稻谷,高科技农田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等方面给予极大地扶持,相信以后的农业发展将会走上一个全新的模式。

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

今年5月,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三项补贴”的改革。

在旧补贴中,农民只要拥有政策性承包地,不管种不种地、种不种粮,每亩地每年基本上都能拿到国家补贴,而靠流转土地种粮的人却拿不到补贴。调整后的新三项补贴支持对象为主要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为保证种粮者的收益,今后将针对种粮大户、规模种植、合作社等种粮主体进行直接补给。

重点解读:从事规模种植、生态养殖的农业经营主体,应考虑如何放大经营效果,获得更多支持,拿到更多补贴。

从“最低收购价”向“目标收购价”过渡

粮价下跌无疑是最近令许多人头疼的事。从政策层面看,今年9月,国家调整了玉米的临时收储价格,从原来的每公斤1.2元调至1元,下降了12%。这是国家时隔8年后首次调低玉米临储价格。

而自棉花和大豆实行目标收购价格后,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如果这两项目标价格试点取得成功,国家下一步将会对玉米、大豆、油菜籽、食糖等大宗品种也实施目标价格改革,甚至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小麦、水稻这些主粮品种也会通过逐步过渡,纳入目标价格范围之内。

重点解读:所谓目标价格,即根据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和供求状况,在主要农产品上确立一个目标价格,政府采取一定形式予以扶持。在未来政策补贴市场化的调整趋势下,这意味着未来农产品价格也将发挥更大的市场调节作用。应考虑如何根据经济规律,抓住时机,调整结构,以获得更大效益。

从“黄箱”向“绿箱”过渡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时的承诺,政府对农业的直接补贴不能超过农业产值的8.5%,而现在我们针对有些农产品的补贴已经超过8.5%的限制。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将把过去对农产品价格的补贴,转变为对农业科研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补贴,这样就可以实现从“黄箱”到“绿箱”的过渡。

但是对于普通农民来说,这些政策福利却难以得到,首先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不仅仅需要国家扶持资金,还需要个人、企业的资金投入,普通农民难以有如此高的资金投入,相对于普通农民来说,一些种植大户、种植企业、农业合作社反而有着很大的优势。

随着推动农民进城、取消农业户口等政策的开展与提出,未来将会更多的农民进入到城市,更多的土地实现流转,参与农业种植的农民将会越来越少,农村将会有大量的土地被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而这其中农民却只能够获得极少的土地流转费用,更多的农业补贴将会被种植大户、企业所得到。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业补贴将会大改革,未来这些补贴将增加,农民却难拿到!:http://www.3jise.com/article/6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