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鹰潭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纪实 产生了哪些成效?

鹰潭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纪实

打赢深化农村改革基础性“硬仗”

30多年前,作为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一举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30多年后,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全球一体化大潮下,农村社会、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压力不断增强,如何释放农村活力的问题再次摆在了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作为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的重大实践正在鹰潭大地上开花结果。

从2014年5月开始,鹰潭市承担起了先行试点的艰巨任务,不但要将本市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落到实处,还要为全国全面铺开积累经验,趟出路子。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敏感性,统筹布局、科学谋划,从组织保障、政策宣传、技术设计、工作程序等各个环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到目前,全市已发放证书16.3万户,占需确权发证农户的99.3%。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各项任务基本完成,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场“硬仗”, 市委、市政府把此项工作作为鹰潭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作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和维护农民群众财产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加强组织领导,鹰潭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与县(市、区)签订责任状。各县(市、区)抽调人员专门从事确权登记工作。各级农业部门强化指导,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确权,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齐上阵,市、县、乡、村、组、户六个层级共努力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作为“8+1”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实行一月一督查,通报督查情况,启动问责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市确权登记颁证办公室建立了每周开展一次督导、编一次简报、发一次短信的调度机制,及时将工作动态、进展情况报送市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强化指导,每个县(市、区)、乡(镇、街办)、村(组)都做到有工作指导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从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到航空拍摄、调绘勘测、平台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保障。为此,市、县两级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了测绘经费、数据库建设经费、信息平台建设经费和工作经费,真正做到了不花农民一分钱。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从哪些方面入手?有几个步骤?包含哪些工作环节和内容?为了建立全市统一的规范要求,在充分学习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市、县、乡层层出台工作方案,层层制定确权登记颁证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确权登记颁证任务清楚、思路清晰、规程明确、操作无误。为彻底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除月湖区外各县(市、管委会)果断决策开展航拍,获取1:1000精度的航拍图,为土地确权工作的质量保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核对纠错是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为确保我市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质量,鹰潭市狠抓了调绘勘测公示核对纠错工作。召开了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调绘勘测公示核对纠错工作;在深入研究、反复探索的基础上,制定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勘测公示纠错规程》;

各地组织县、乡、村、组工作人员、测绘公司人员深入农户认真开展调绘勘测公示,按照“公司核查,村(组)审核,上墙公示,上户公示,逐级汇总上报,村(组)核实修正,测绘公司核实修正,再次公示,发包方、承包方代表、包村干部、包村技术人员等共同签字确认,测绘公司纠错修改”十步纠错法认真进行核对纠错,确保图、数、地“三一致”,证、账、簿、地“四相符”,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基本农田标注“五到户”,农民群众认可满意,信息数据准确无误。

为强化宣传发动,确保群众参与到位。全市印发了政策解答1万多份,致农民公开信24万多份,做到市县乡村组每个工作人员1份、每个村小组1份、每户农民1份。同时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宣传栏1.1万多条,深入广泛宣传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目的意义、政策规程。全市各级共举办培训班500多期,培训人员4万多人次。

在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鹰潭市把政策交给农民,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办,充分依靠村组有威信、情况熟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自始至终参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过程。各村组充分考虑村组的实际和农民自己的智慧,经过民主协商,因村施策,一村一策,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努力做到“四要三不许”,即:每个步骤都要农民酝酿讨论,每个环节都要实行民主协商,每个争议都要由村民协商解决,每项成果都要经群众签字确认;不许未经三分之二的农民群众开会表决同意的方案就进行登记,不许未确立确权登记模式就进行登记,不许未经农民签字的就进行登记,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对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严防闭门登记、闭门确权、闭门发证现象。

在全省农地确权扫尾与验收工作推进会召开后,鹰潭市、各县(市、区)迅速行动,多次召开推进会,积极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各项扫尾与验收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多次深入一线明查暗访,督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工作。各县(市、区)组织多个督导组,定期开展证书发放、档案资料收集整理、自查、数据库建设督导,及时进行通报,一经发现权证滞留不发放到户的情况,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证书发放到位。

2014年,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在我市调研时,对鹰潭市的土地确权颁证登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鹰潭工作扎实,走在全省前列,是全省的样板。2015年4月,农业部在鹰潭市开展了全国确权登记颁证技术现场教学培训。2015年6月,省政府在鹰潭召开全省确权登记颁证现场推进会,我市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农民日报》等多家全国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了我市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承包长期存在的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健全了承包合同取得权利、登记记载权利、证书证明权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确认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利,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种上了“放心田”。

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从根本上强化了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有效杜绝了村干部随意调整农民承包土地的行为,为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农民可以放心流转自己的承包地,安心进城务工落户,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进程。

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促进了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6.2万亩,比上年增加了3万余亩,占二轮承包面积的40.2%。今年1—9月已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完成79.6亿元,比上年增长9.6%。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52家,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达1900多家;新增家庭农场106家,全市家庭农场数量达到450多家。

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深化了鹰潭市农村集体股份权能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了鹰潭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在这一轮改革中,伴随着土地确权,一种有望把资产转化为资本的有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并有望倚此开启农村财富迸发的伟大历史阶段。

正如一只正在褪壳的金蝉,虽然还有待努力,但必将获得新生。

(如有余江区、鹰潭市农村产权交易相关问题,请咨询余江区农村产权交易鹰潭市农村产权交易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鹰潭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纪实 产生了哪些成效?:http://www.3jise.com/article/6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