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后可以让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但是在这几年的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成都是土地流转最早试点的地区之一,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当地有什么好办法呢?如何让土地流转既保护村民利益又兼顾大户利益呢?
崇州市:全链条实现农业共营
11月下旬,记者在成都崇州农村采访到了年轻的农民魏涛。
2013年村里成立起土地股份合作社,乡亲们把村里的400多亩土地,以股份的形式汇集起来,通过竞聘的方式,选出他们认为满意的经理人,来帮助他们经营管理这些土地,魏涛全票通过,成为了这个合作社的经理人。
当时27岁的魏涛是大学毕业生,有知识有想法,他也同样是这片土地养育的孩子。在成都崇州市已经有800多位持证上岗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民是他们的老板,职业经理人要依靠自己的职业技能帮农民一起经营土地。魏涛说:“合作社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在魏涛的合作共营的模式里,每年每亩土地除了要给农户500元钱的保底之外,多赚的钱,职业经理人拿50%,20%作为合作社的公积金,剩下的30%再次给农户分红。
魏涛告诉记者,在共营机制下,不仅职业经理人很上心,参与合作社的农民对土地和他一样上心。虽然不需要下田,但合作社的农民还是会时不时地去地里看看,帮助魏涛一起进行管理。
农业共营不仅仅是土地经营的共营,在崇州从生产到服务到仓储烘干,再到电商销售等全链条都实现了农业共营。
邛崃市:履约保险分摊风险
在当地走访的时候,记者在成都邛崃市听到了另一种十分新颖的尝试,就是履约保险制度。
土地流转跑路的情况,冉义镇不是个例。2014年当外来资本一再跑路,本地人、种植大户黄光伦被政府拉来承包土地。可是村民们最担心的跑路风险问题,又该怎么办呢?黄光伦说他跟村里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村里为了避免风险,还要求黄光伦上交租金的30%作为押金。一下子付出近百万作为押金。黄光伦的压力一下子大了很多。
如何让土地流转,既保护村民利益,又能兼顾大户的利益呢?邛崃市开始探索以市场化方式破解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风险,2015年邛崃市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实施意见出台,在冉义等乡镇试点土地履约保证保险,具体来说就是引入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开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产品,保费按土地流转交易额的3%收取,其中农户承担20%,业主承担80%,政府对自愿参加履约保证保险的行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分摊50%的保费。
30000多元的保费盘活了近百万元的押金,这大大缓解了黄光伦的资金压力,不仅如此,有了履约保险之后,农户更愿意跟他签订更长的流转合同。
黄光伦2014年从400多户手上接过800多亩土地,2016年已经承包了1000多户的4000余亩土地,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邛崃人,要在这块土地上种出自己和农民的希望。
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办,把跑路的风险分摊给农户承包方和保险公司,仅仅一年的时间,在邛崃规模化经营的36万亩土地中,就有超过18万亩参加了土地流转履约保险。2016年全市农村土地确权面积68万亩,承包土地流转面积25.1万亩,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36.78%,比2012年增长16.5个百分点。
(据2016年12月9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如何让土地流转既保护村民利益又兼顾大户利益?:http://www.3jise.com/article/6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