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2016年年末,2017年的农业怎么干?中央的部署新鲜出炉啦!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十三五”开局之年“三农”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部署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
对于明年如何惠农强农富农,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都非常重视。会前,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求。
大家最关注的重点就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着力加强”到“深入推进”
2017年要在农业供给侧“发大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农民朋友该怎么去理解呢?中国乡村之声邀请几位参加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参与相关政策制定的权威专家,带您破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小传:
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进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视野。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
破题农业供给侧之主攻方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从满足“量”的需求,转为更加满足“质”的需求。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对中国乡村之声记者表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业不断提高的需求。
韩俊认为:
“主攻方向就是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是简单的靠拼资源、拼环境,要更加重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要把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的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把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意味着要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东阳认为,新形势下的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不仅要保障源头可控,要更关注农业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
王东阳表示:
“高效、低耗,同时产品质量向优质、绿色变化。原来,我们可能只关注优质产品、只关注产业链,而现在则要向关注整个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转变。因为,现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一种整合支持,把农村和产业建设结合在一起。”
说一千道一万,明年请记住这个字:质
破题农业供给侧之首要任务:农业结构调好调优调顺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如何在已经实施一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上总结经验,又怎样在新形势下加快深化改革的步伐?
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要提高农产品质量,还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调整,是现阶段改革的应有之义。
叶兴庆提出:
“怎么理解把结构调优?要从产品结构、区域结构、技术体系、经营体系等多方面把农业经营结构更加优化。比如,是不是可以逐步把原本就种大豆的地方重新恢复种大豆,特别是这次要把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就是说把传统的粮食概念中的玉米调整为青储玉米,来发展养牛、养羊等一些草食动物,这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市场博弈的过程,是农民作为生产经营主体需要去捕捉市场机会的过程。”
破题农业供给侧之关键环节:完善体制、创新机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有两个抓手,一个农业结构调整,另一个就是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机制。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认为,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最根本的是让农民能够分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
韩俊表示: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还是要深化农业农村一些关键性的改革,会议对这个方面作出全面的部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释放巨大红利,这个红利我们更加强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农民根据市场价格的信号选择种什么,要让价格信号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同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继续完善农业知识保护制度,要确保粮食产能不能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的势头不能逆转,农村社会还要保持稳定。”
破题农业供给侧之重要愿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做出全面的部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支持农民持续增收的传统动能减弱,必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民增收新潜力。
叶兴庆说:
“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传统的支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业快速发展的动态在逐步衰减。要到2020年让农民收入翻一番,要让农村富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强起来,那么就要为农业农村发展培养一些新的动能,注入一些新的动能。包括推进创新创业、农民返乡创业,通过发展电商、乡村旅游,通过农业多功能性的开拓,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农业发展继续注入新的动力,继续带动农业发展。”
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说:
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当前,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保稻谷、小麦等口粮,保耕地、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说: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经营结构,把促进规模经营与脱贫攻坚和带动一般农户增收结合起来;重点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
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三条底线。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7年农业怎么干? 中央的部署新鲜出炉!:http://www.3jise.com/article/6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