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土地流转让河南永城市家庭农场遍地开花

一个个主题各异的家庭农场热火朝天,一座座温室大棚在大片流转的土地上一字排开,一块块土地有了“身份证”……走在河南永城市的田间地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三农”发展图。

 

今年以来,市农经管理站在市农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土地纠纷调解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一村一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指导等工作,为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土地流转:“转”活土地“转”富农民

曾经被农民紧紧攥在手心里、视为“命根子”的土地,正发生着这样一场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以股份合作、出租、互换、转让、转包等形式把自家的承包地自愿交付给种田能手或龙头公司经营。农民放下锄头,摇身一变,成了农民合作社里的股东或产业工人。这一切的可喜改变得益于永城市开展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共流转耕地面积65.5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6.3%。50亩以上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89665亩,共74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50亩至100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4家,流转面积10182亩,占50亩以上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的26.1℅;100亩至500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59家,流转面积283258亩,占50亩以上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的49.3℅;500亩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7家,流转面积96225亩,占50亩以上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的24.6℅。一年来,市农经管理站共为6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办理了合同备案手续。

同时,市农经管理站与市财政局、农促会一起组织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国开行合作融资创新工作,对76家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了实地考察。目前,已为23家种植粮食作物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成功提供了融资支持,按照计划,2016年底,还将为10家蔬菜种植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贷款支持。

土地确权:为土地“落户”为农民“赋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土地流转利用需求的必经之路。自永城市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市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镇、村两级均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永政办〔2014〕97号)文件,明确了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时间安排、政策界限、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等。

各乡镇召开座谈会、动员会、现场会、调度会、培训班,以会议推进工作开展。同时,通过发放宣传册、悬挂条幅、粘贴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共发放《致农民朋友一封信》20万份、宣传册2.5万份。

永城市从13个职能部门中抽调20个骨干人员组成综合协调组、政策咨询组、技术指导组、信息宣传组、系统档案组、监测督导组6个工作组,集中办公,形成合力,确保确权登记工作顺利开展。截至目前,按照每亩3元的标准为乡村拨付确权登记工作经费520多万元,切实保障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市农经管理站制定了《外业测绘企业考评评分标准》,出台了《关于开展工程质量优秀单位评选的通知》文件,并制定了奖惩措施,组织工程监理标、数据库标第二次在10个测绘标段之间开展工程质量互评。

截至目前,永城市732个行政村中,除65个行政村因塌陷等原因正在开展确权登记宣传发动工作之外,其他667个行政村已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实测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机房、信息成果展示系统已安装、验收完备,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公示已经结束。陈集、顺和、黄口、新桥、十八里、马牧、酂城等7个乡镇的数据库已经建好,已具备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条件。其他标段已于11月中旬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及数据库建库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已开标,证书正在印制,按照省确权办要求,11—12月份,永城市基本完成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农业“弄潮儿”:合作社实现“共赢”家庭农场“落地开花”

俗话说:要想富,户联户;联起户,小康路上迈大步。可见,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有效举措。

合作社数量增长迅速。截至目前,全市在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620家,比去年增加265家,增长率19.5%,成员户数达55122户,占乡村农户数的18.2%,涉及种植业、林业、养殖业、服务业、渔业等多个行业。

示范社规范化发展。2016年,全市县级示范社发展到50家,省级示范社发展到9家,国家级示范社发展到4家,促进了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

开展业务培训。11月份,市农经管理站组织100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参加了市农广校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6家合作社参加了河南省农业厅组织的省级示范社培训。

数九寒天,走进位于薛湖镇的薛滦家庭农场,却有另一番火热景象:一棵棵桃树焕发生机,一条条鱼儿在鱼塘里畅快游动,孔雀、梅花鹿在农场里悠然漫步……永城市家庭农场正在悄然兴起。永城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合理有效配置耕地资源,积极引导群众多形式地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截至目前,永城市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发展到400多家,完成了去年制定的目标任务。其中,有4家家庭农场被农业厅命名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我省仅有2个县(市)被农业厅定为试点县(市)。8月份,永城市组织参加了农业部在甘肃嘉峪关举办的家庭农场监测培训班,2016年监测工作将于12月中旬完成。

>>如有永城市农村产权交易问题,请咨询永城市农村产权交易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流转让河南永城市家庭农场遍地开花:http://www.3jise.com/article/6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