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承德市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工作暨发放落实待遇现场会在滦平县举行。在8月1日开始对河北省31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医疗保障救助的基础上,河北省其他5类贫困群体也将纳入医疗保障救助范围。此项工作先行在承德市全域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开。
(图片来源滦平县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社厅巡视员张兵分析了承德市实施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工作的形势,并就相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实施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工作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二是落实责任,协调推进。各相关部门要协调联动,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的牵头作用,严格把握住院费用待遇落实节点、门诊慢性病和门诊统筹待遇落实节点、建立待遇正常报销节点,整体推进各项工作。
三是把握尺度,做好正面宣传。在把握好宣传尺度的同时,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影响,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市政府党组成员徐民从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环节、落实保障措施深入开展工作等方面对实施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张兵、徐民、县委书记蔡福浩等与会领导向贫困户代表发放资金拨付凭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曾庆鹏汇报了我县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工作落实情况。会后,与会人员查看了县人社局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情况。
据介绍,今年年初,河北省政府确定承德市为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的试点市。根据省、市相关实施方案,承德市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低收入家庭人员、因病致贫返贫人员和市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社会救助的人员纳入医疗保障救助范围,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线”医疗保障救助体系,全面提高医疗保障救助待遇水平,确保“三重保障线”有效衔接,确保贫困人口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确保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据悉,河北省将整合各方资源,优化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简化结算程序,对5类贫困群体医疗保障救助实行“一站式”报销结算。在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个人无须缴纳押金,出院结算时只缴纳个人应自付的费用,其余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根据规定的相应救助比例由医院垫付,相关部门定期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此次会议明确了河北省31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待遇落实时间节点:2017年1月20日前,落实医疗保障救助对象2016年8—12月期间住院医疗待遇;门诊慢性病和门诊统筹待遇落实时间节点是,2017年3月底前,完成2016年度门诊慢性病、门诊费用的报销工作;建立待遇正常报销管理机制时间节点是,2017年4月起全省实现即时报销贫困人口提高医保待遇费用。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河北省5类贫困群体将纳入医疗保障救助范围:http://www.3jise.com/article/6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