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2016林业政策大汇总 看未来林业如何发展?(附林业补贴)

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产品供给和生态服务的重要任务。2016年国家颁布了哪些林业政策,对未来林业的发挥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11月28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65亿元支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3010万亩

2014年至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65亿元(不含基本建设支出),支持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3010万亩,其中,2016年安排90亿元,新增任务1510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根据各地申报情况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国家按照退耕还林每亩1500元、退耕还草每亩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五年内分三次下达,退耕还草补助资金三年内分两次下达。

2、11月21日 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林业局发布林业领域PPP推进指导意见

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国家储备林建设、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林业保护设施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利用等5大重点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力争“十三五”期间,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达到5000亿元。

3、11月16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这是继2008年以来,中央再次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集体林改目的是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林农收入,实质就是要让广大林农能够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福利,这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立责权利明晰的林业经营制度,让“国家得生态,林农得实惠”。

4、11月 国家林业局印发《林业科技扶贫行动方案》

我国山区、林区和沙区是发展林业产业的重点地区,这一区域集中了60%的贫困人口。同时,林业具有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就业容量大的优势。林业科技扶贫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在贫困地区推广重大林业科技成果500项、林木良种500个,扶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10个;建立林业科技扶贫开发攻坚示范点500个,帮扶指导和发展林业科技精准扶贫示范户1万户,示范户户均增收20%以上;通过举办各级各类技术培训,培训林农和基层技术人员500万人次以上,每个贫困户掌握1-2项林业实用技术。

5、9月9日 国家林业局发布指导意见 2020年建200个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林业局发布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推进森林进城、森林环城、森林惠民、森林乡村建设、森林城市群建设、森林城市质量建设、森林城市文化建设、森林城市示范建设等八项主要任务。根据指导意见,到2020年,森林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形成符合国情、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1000个森林村庄示范,城乡生态面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升。

6、7月6日 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

《规划》明确了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衔接的未来35年全国森林经营的基本要求、目标任务、战略布局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全国森林经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发布实施是推动我国现代林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其中提出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思想及其理念技术、分期发展目标、技术体系设计、森林作业法工艺规范、分区经营策略、树种经营特征等技术细节,对于进一步制定和实施省级、县级森林经营规划,引导各地全面持续科学规范开展森林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7、7月2日 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发布

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三审稿,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认可了实质性的动物福利;加强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回归科学,把“驯养繁殖”改为“人工繁育”;限制和规范了野生动物的利用;重视对野生动物所致损害的补偿;提出了各方参与保护的制度和机制;并增加了四种违法行为的情形,而且法律责任更加严厉。

8、7月1日 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印发 部署9大重点行动

行动方案部署了大力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良种壮苗、适地适树科学造林绿化、积极推进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等九大重点行动。目标到2020年,林木良种使用率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2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165亿立方米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95%,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

9、5月6日 《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出炉 2020年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将达到15万亿元

《规划》提出了今后5年我国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指标、发展格局、战略任务、重点工程项目、制度体系等内容。《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将达到15万亿元,林业年旅游休闲康养人数力争突破25亿人次,国家森林城市力争达到200个以上,人居生态环境将显著改善。国内木材储备供应能力将显著提高,林业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7万亿元。

10、1月29日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林业内容释放诸多利好

文件指出,全年计划完成造林1亿亩、森林抚育1.2亿亩,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6.3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500亿美元。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退耕还湿试点范围,大力推进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提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补助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文件在“加强农业生态治理”部分,林业改革较以往着墨更多。

附:林业补贴

对于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人,必须要深入了解各种补贴或补助政策,如果你是个林业生产经营大户,而不知国家有些什么补助或补贴政策的话,那就很吃亏了。而关于国家对于补助的政策,除了中央有统一的标准以外,有的地方还会根据本地方的实际作出调整。

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根据国家级公益林权属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包括管护补助支出和公共管护支出两部分。

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平均补偿标准

每年每亩5元,其中管护补助支出4.75元,公共管护支出0.25元。

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

每年每亩15元,其中管护补助支出14.75元,公共管护支出0.25元。

2.林业补贴

(一)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

主要用于对因使用良种,采用组织培养、轻型基质、无纺布和穴盘容器育苗、幼化处理等先进技术培育的良种苗木所增加成本的补贴。

补贴对象:国有育苗单位。

补贴标准:每株良种苗木平均补贴0.2元,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变化。

(二)造林补贴

补贴对象: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迹地、低产低效林地进行人工造林、更新和改造,面积不小于1亩的造林主体。

补贴标准:人工营造,乔木林和木本油料林每亩补贴200元,灌木林每亩补贴120元(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陕西、山西等省灌木林每亩补贴200元),水果、木本药材等其他林木、竹林每亩补贴100元;迹地人工更新、低产低效林改造每亩补贴100元。

(三)森林抚育补贴

补贴对象:承担森林抚育任务的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林业职工和农民。

补贴标准:平均每亩100元

3.林业工程项目

(一)新一轮退耕还林(草)项目

补助标准:退耕还林1500元/亩,(种苗造林费300元,现金补助1200元,分三次支付,第1年500元,第3年300元,第5年400元);退耕还草800元/亩(种苗种草费120元,现金补助680元,分两次支付,第一年380元,第三年300元)。

(二)巩固退耕还林项目

补助标准:营造薪炭林200元/亩,用材林300元/亩,经济林、绿化苗木500元/亩;

(三)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

补助标准:营造马尾松、杉木350元/亩,按树、楠竹及珍稀乡土树种370元/亩,经果林400元/亩;

(四)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

建设内容:木本油料示范基地、林下资源开发利用、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

补贴对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林)场。

补助标准:每个项目中央财政投资不低于200万元以上。

(五)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项目

补助标准:防护林300元/亩、经果林500元/亩。

4.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

(一)中央财政林业贷款贴息政策

补贴对象:林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发展种、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贷款项目。

贴息标准:中央财政年贴息率为3%,贴息年限:1—5年;

(二)支持木本油料基地建设贴息政策

补贴对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从事种植及加工、据实给予贷款贴息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6林业政策大汇总 看未来林业如何发展?(附林业补贴):http://www.3jise.com/article/68412.html